天地會的小頭目,失敗後帶二千子弟兵逃到國外,橫掃西方軍隊

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最大的一場農民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這場起義導致的大亂,使生靈塗炭,但同時,它也如驚雷一般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中國在此後開始了洋務運動。

而太平天國湧現出了很多人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些維持大清帝國慣性前進半個世紀的人才都是打太平天國冒出來的。就是失敗的太平天國本身,也同樣有很多人才。

什麼天王級的就不說了,我們只說一個小頭目:劉永福。

劉永福是廣西博白人,博白屬玉林,這個地方的人相當彪悍,南方人可能都聽過。

後來,劉永福的家搬到了欽州。有意思的是,在欽州還有一位牛人,而且後面成為了他的剋星,那個人就是後來取鎮南關大捷的馮子材。

這兩人曾經是對手,馮子材勝出。後面,劉永福想回老家居住,還擔心馮子材的影響力,還是馮子材大度,跟他說,你回來吧,都是自己人。

說回劉永福,劉永福的童年是很窮的,少年時為了生計去放排。放排是西南一帶最容易匯聚幫排力量的職業,跟江浙的鹽幫,湖南的哥佬會,四川的袍哥差不多。劉永福在這裡拜了師傅,學了武藝,後面就開始闖蕩江湖。最先加入的是天地會。

為什麼加入這個天地會呢,這裡面有一個故事。

話說劉永福17歲那年,上山砍柴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老頭跟他說:你是一個虎將,應該反清,而且你是陳近南之後。一定能夠成功的。

劉永福就此加入了天地會。但是,我們看歷史的應該思考一下,劉永福為什麼會做這個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生瓜群眾做夢,都是白日夢,政治青年做夢,都帶著政治目的。

劉永福做這個夢當然是有目的的。劉永福後面跑到台灣,當了台灣「大總統」,這個時候,他就需要一些夢來為自己造勢了,說成是陳近南是後人,當然可以為他在台灣立足製造一點神秘效果。畢竟陳近南是台灣方面的反清大將。

且說劉永福加入了天地會,後面,他搞了一個新組織:黑旗軍。

為什麼叫黑旗軍呢?

這有一個故事,有一天,劉永福帶著隊伍經過一個北帝廟,發現北帝廟裡有一座周公像,周公拿著一把繪有北斗七星的三角黑旗。劉永福就把這個旗當作自己的軍旗,人稱黑旗軍。

那麼,這個黑旗軍跟太平天國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有,但是不緊密,黑旗軍算是太平天國的外圍體系,同樣反清,但上下屬關係不強。清朝稱他們為「黑長毛」。

可是,借了周公的旗也不管用啊,後面,帶頭大哥太平天國升天了,他的黑旗軍也不行了。他被欽州老鄉馮子材打得在廣西無法立足,只好戰略轉移。

一轉移就轉到了越南。

說實話,也是強行進入,反正越南那會比清國還慘,地方也控制不住 ,劉永福就占了一塊地方,開始當大哥,收當地人的稅。後面,李鴻章說他不注意跟越南人民搞好關係,經常擾民。

這也是吹毛求疵,一夥被趕出國土的反政府武裝,你希望他到了國外,還能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而且,人家越南國王還沒意見呢?不但沒意見,還請劉永福來幫忙。

這時,法國正朝越南進攻, 準備先取越南,再取中國,把中國南部拿下來。搞一個法蘭西東方帝國。

越南被逼得沒辦法,也是臨時亂求佛了,一看國內有個山大王黑旗軍,戰鬥力還可以,馬上就給劉永福寫信,請劉永福來幫忙,並許諾成功了有項目獎。

劉永福也為在越南立足的名正言順發愁,一聽這個,當然就同意了。帶了兵馬前去打法國人。

劉永福剛入越南時不過二三百人,全是廣西子弟兵。發展了數年,又從老家招了點兵,已經有二千人了。劉永福帶著這二千多人馳奔被法國占領的河內,設了一個小埋伏,就把法軍主將安鄴給斬了,迫使法軍退出了河內。

這一下,越南國王特別高興,任命他為三省提督。從此,劉永福就從外來空降的起義軍變成越南的合法部隊,收稅收得更理直氣壯了。

而法國退出去的八年後,捲土重來。

這一次,法國增加了兵力,兵器也先進了,一來就先叫板上了劉永福,要出一萬金買劉永福的人頭。

這個時候,光靠劉永福就不行了。得找組織了。組織在哪裡?當然在祖國啦。清國也聽說了劉福永的事情,特地派了一個人過來招安。這個人是吏部主事唐景崧。這個人後面當了台灣巡撫。

唐景崧找到劉永福,給他指了三條路。

第一條路,你乾脆把事情搞大,傳檄越南各省,自己當個龍頭大哥,清國那邊我給你去說,等你打跑了法國人,又成為各省大哥,就可以當個越南王。

第二條路,你就幫越南國王忙,把法國人打跑,這也是替國爭光,沒有軍費沒有關係,我讓大清國給你拔。只要你接受招安。

第三條路,你就守住你現在的一畝二分地。如果守不住就回國。不過,回國就是反賊,我們還要打你的。

劉永福想了一下,答:第一條路,我沒這樣的命,第三條是死路,我就試試第二條吧。

這樣,劉永福就接收了大清國的招安,然後清國出錢,他出兵,幫助越南打法國。

這一次,法國就不是二百兵,而是二千兵了。

而劉永福依然是他的三千黑旗兵,這大概是他的廣西主力。這一戰,劉永福不再占人數上的優勢,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法軍用槍進攻時,黑旗兵紛紛倒地,等法國衝過陣地,原本倒地的黑旗軍突然爬了起來,向法軍發起了近攻。

原來,黑旗軍玩了一個詐亡,這說明補槍很重要啊。這一戰是紙橋之戰,劉永福再次大戰法軍,擊斃法國主帥李威利,打死法兵二百多人。不要嫌少,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不過打死英國五十多人而已。

這一下,劉永福更牛了,成為了越南數路總指揮,相當於國防部長啦。

不過,因為劉永福接受了招安,就歸清朝管,清朝把劉永福調回了國,基本上以打壓為主,把他的黑旗軍壓縮到只剩三百人,就跟他十多年前剛進越南時一樣,等於白奮鬥十多年。

當然啦,以官職、身份論,他還是有增長的。他後面到了台灣,領導台灣抗日,甚至當過台灣臨時「大總統」,這又是另一個故事啦,我們以後再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779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