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這個歷史規律下,朝代更替自然是不斷發生的事情。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除了秦朝、隋朝等幾個短命王朝,其他朝代的生存時間大多在100年到300年之間。但是,對於先秦時期的周朝,居然可以從公元前1046年開創,併到公元前256年結束。那麼,周朝為什麼能長存800年呢?
一
首先,一個可以維繫800多年的朝代,顯然不是某一個方面的因素導致的。就經濟因素來說,西周時期主要實行的井田制,到了東周,也即春秋戰國時期,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由此,一分為二的來看,在井田制沒有崩潰的時候,整個西周王室的統治還是相對穩定的。即便到了戰國時期,井田制幾乎瓦解,但是,因為當時的人口和生產力相對較低,土地的供應問題遠遠沒有後來的封建王朝緊張。
二
所以,非常明顯的是,人口和土地之間的供求相對平衡,是西周長存的原因之一。當然,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其瓦解的原因幾乎都包括土地爭奪引發的戰爭。同時,在政治上,周公等人實施的分封制,讓西周處在一個相對鬆散的狀態。不過,受到宗法制和禮樂制度的束縛,各個諸侯也不能過分自由。正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張弛有道之下,周王室和各個諸侯之間的關係顯然沒有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即便到了周王室實力衰落的春秋時期,大部分春秋霸主也還是會打著「尊奉周王室」的旗號。
三
到了戰國時期,此時的周王室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在激烈的土地兼并下,周王室的統治範圍日益縮小。在這個時候,東周王室在資源價值上已經到了可有可無的狀態。換而言之,和當時的衛國等小國一樣,東周王室對於各大強國幾乎沒有威脅。特別是在各個諸侯之間,周王室的號召力逐漸可有可無,這和後來封建王朝的傀儡皇帝,都存在一定的區別。所以,正是因為無足輕重,反倒讓東周王室繼續存活了數百年。
四
最後,對於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朝代,不少都和游牧民族的入侵存在直接關係。比如宋朝、明朝等。但是,對於周朝這個奴隸制國家,一方面是邊境民族的勢力沒有後來強大。即便犬戎攻破了西周的鎬京,不過和西漢的匈奴比起來,威脅性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周王室的積極放權,秦國、晉國乃至戰國時期的趙國,幾乎將北方游牧民族打得無還手之力。
此外,因為周王室並沒有加強中央集權的強烈動機,加上周天子和後來的皇帝比起來,明顯是後者更加一言九鼎。所以,封建王朝經常發生的諸侯割據和造反,尤其是對天子之位的爭奪,在周朝則沒有表現地那麼強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