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入華辛酸史:洋人下毒、陰氣入體謠言四起

在自來水才出現的時候,並不受人待見,它被懷疑有毒,被認為裡面有「陰氣」......這些現在看起來很好笑的事都在中國大地上真實發生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賣水郎

火災促成的自來水廠

清末,一些受維新思想和洋務運動影響的人士多次向清政府建議在京師興建自來水廠,但並未受到重視。後來倒是因為火災迭起,無水撲救,才促成了自來水的興建。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秋的一天,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召見袁世凱。袁世凱進殿不久,就有一小太監匆匆來報,說宮廷某處「走水」(失火),雖然已被激桶兵撲滅,但由於取水緩慢,造成了幾處宮殿毀損。

連日來正為京城屢遭火災而煩惱的慈禧便問袁世凱:「防火有何良策?」袁世凱立即回答:「以自來水對。」天津早在1903年已有了自來水。袁世凱深知自來水的種種便利,因而胸有成竹。後來果然獲得慈禧批准。負責自來水事務的,是後來被稱為「北國實業巨子」的周學熙。

和舊觀念做鬥爭:洋胰子水、陰水

1910年3月,京師自來水公司正式向北京城區供水。但在供水之初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自來水並不受歡迎,甚至銷售極為困難。自來水工業的初衷首先是為了皇宮內的消防,但水廠建成後,皇宮裡的達官顯宦並不敢喝自來水,而是仍舊喝御用的玉泉山水,因為怕「洋胰子水」里被洋人下毒。所謂洋胰子,就是肥皂。因為自來水從水管出來時,常有水泡,與肥皂水裡產生的水泡相似,人們便心存疑慮。這種說法不但皇宮裡有,民間也傳得很盛。

東直門自來水廠

除了洋胰子水外,謠言還將自來水稱為「陰水」。因為水管皆埋在地下,不見陽光,便有人傳謠這水喝了要讓「陰氣入體」。還有傳言說「水管中有兩龍相鬥,喝了自來水會得罪天神」;有人說水管與煤氣管靠得很近,煤氣的毒性會滲透到水中,所以許多人不敢用自來水。

自來水廠的宣傳

自來水廠所建的水塔是北京的第一座水塔,1957年被拆除

為了進一步推廣自來水的銷路,自來水公司在《白話報》上刊登廣告,強調公司的「愛國華股」特色,並在負責人周學熙的授意下,採用了最為平實的白話進行宣傳:

「諸位街坊台鑒:我們公司辦的這個自來水,是奉皇上旨意辦的,全集的是中國股,全用的是中國人,不是凈為圖利啊。只因水這個東西,是人人不可離的,一個不幹凈,就要鬧病,天氣暑熱,更是要緊。所以開市以後,凡是明白的人,沒有不喜歡這個水的。又有一種不明白的人,愣造謠言,說是洋水啦,洋胰子水啦。我的傻同胞,也就有信的,龍頭安到門口,也是不要。唉,京城地面,還是這樣不開通,那也沒有法子。」

拿一張票可以取一挑水

廣告有宣傳,有解釋,通俗易懂,在當時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周學熙更是採用了免費送水兩個月的促銷辦法。市民們半信半疑地用了一段時間自來水之後,發現不但水質較井水更優,而且方便易得,漸漸地打消了疑慮。

自來水公司進一步在《白話報》上對未來的價格進行了宣傳:

「往後拿一個銅子兒,就可買兩張票,拿一張票就可取一挑水,實在很便宜了。二月初十至五月初十,三個月呢,本公司更是價格優待,把水價減去一半。列位拿著一個銅子兒,更可以買四張票,取四挑水了。」

這個價格與井水的價格相比,優惠了近一半。不到半年,市民對自來水的需求量成倍增長,公司的用水戶和用水量也都大大增加。從此,京城的公用服務事業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喝口自來水,真的不容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709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