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綏中縣永安堡鄉小河口村一條「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的帖子引發關注,網友質疑這種修葺還不如不修。針對網友的質疑,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此次修繕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方案的設計、批覆、工程監理和驗收每一步都合理合法。然而,對於歷史文化建築來說,有一種傷害叫「破壞性修復」。
【壁畫修復「仙人變花大姐」】2013年,遼寧省朝陽市雲接寺清代壁畫被「修復」得面目全非,經調查,施工單位並不具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雲接寺的勘察、設計資質,而聘請來的畫師對壁畫的「修復」,是直接在壁畫上重繪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畫作,效果令人咋舌,色彩艷俗紅配綠,人物形象被網友調侃為「仙人變花大姐」。圖為雲接寺壁畫修復前後畫風差異太大。
朝陽市成立調查組調查後做出決定,按文物法規定的最高限額,對朝陽鳳凰山風景區管理處處以50萬元罰款。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限期恢復原貌。圖為雲接寺壁畫修復前後畫風差異太大。
【民國古建築被刷成「土豪金」】2016年3月,兩張杭州民國古建築「秋水山莊」的圖片引發吐槽,一張是舊照,秋水山莊門樓與外牆漆色斑駁,充滿了歷史滄桑感;另一張照片中,門樓明艷的黃色和牆體的青灰色對比明顯。「秋水山莊」四個字也改成了亮紅色,「土豪金」風格與周邊建築的色彩相比顯得格格不入,失去了古建築應有的起碼美感和歷史價值。之後,秋水山莊門樓的黃色又被新的灰色覆蓋了。圖為「秋水山莊」修復前後。
【歷史文化建築被修復成「現代別墅」】2013年,廣州本土文化愛好者楊華輝及長期從事嶺南歷史文化建築保護的湯國華教授,披露了廣州歷史文化建築所遭遇的「破壞性修復」。「在我所走訪的歷史文化建築中,70%以上遭受破壞是緣於這種『破壞性修復』。」楊華輝他例舉了敦園、恤孤院路以及東山地區的一些老建築,原本都有著那種華僑落葉歸根的情調,但經不規範的改建和修復後,那種歷史風貌已不復存在,「現在的樣子讓人接受不了」,跟二沙島的別墅有什麼兩樣。廣州歷史文化建築「敦園」修繕前後對比
廣州「恤孤鳴樓」修繕前後對比
【城隍廟內建骨灰堂對外銷售】2003年,泰州市政府斥巨資,動遷廟內住戶62家,拆除廟內違章搭建。2004年,按歷史原貌對城隍廟進行了整體修繕。同年申報「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並於2006年成功入選。2013年,泰州城隍廟內竟建起了一個「福星殿」,個人只要捐贈3680元至26800元,就可以得到一個永久性「福位」存放骨灰盒。不僅能放骨灰盒,還能「預售」。圖為泰州城隍廟和其內的骨灰堂。
【婉容故居修繕20餘天被叫停】北京帽兒胡同37號院,婉容這位末代皇后曾居住於此。2014年5月,記者探訪這裡,發現這個標稱市級文保單位的老宅子裡竟冒出一座收費的「博物館」,遊客交100元就可由一名「大師」做一張藏頭詩。2016年5月,一物業公司承接了對婉容故居部分房屋屋頂的維修工作,僅進行了20餘天就停止,變成「爛尾」工地。文保部門稱施工不符合文物保護規定的要求,而如果按照文保部門的修繕要求,需要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的資金,物業公司擔負不起。圖為婉容故居維修前後對比。
【大同古城修復被批評復建假古董】2008年初,時任山西大同市長的耿彥波力主「古城恢復性保護工程」,豪言在5年內全面完成四面城牆及瓮城的修復。著名考古學家杭侃曾明確表示,不贊成大同這種復建,復建只是造了許多假古董,而且會對地下文物古蹟造成破壞。耿彥波則反駁稱大同古城復建工程,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耿彥波曾公開期許,大同未來旅遊人數瞄準300萬目標,繼而又表示,最重要的並非遊客,而是文化遺產的保護。左圖為2005年大同古城老街居民,右圖為2010年耿彥波在大同仿古建築工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