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失敗,他組織十餘萬人起義,結果竟因康有為的貪財而失敗

大家都知道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主要領導人,但他在清朝滅亡之後又成為落後的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但後人之所以對他的評價不高,不僅僅是因為他思想的墮落。而是他那沽名釣譽、貪財成性的性格。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六公子喋血北京菜市口,而康有為卻坐上英國人的輪船逃往租界,後流亡海外。

1900,譚嗣同同鄉好友,同是維新派領袖的唐才常,在上海組織「正氣會」,後易名為「自立軍」,組成自立軍七軍,唐才常任督辦。接著,唐才常在上海組織「富有山堂」,作為自立軍聯絡會黨的機構,又效仿哥老會之法,於沿江各地會黨中廣發「富有票」,僅兩湖就發放了兩萬多張。唐才常成功的利用自身和哥老會等幫會的關係,在短時間內就將自立軍擴大到10餘萬人。自任總司令,設總機關於漢口。

1900年六月,八國聯軍入侵,清廷宣戰。唐才常以反對清政府引義和團排外為名,於七月上旬在上海英租界愚園召開「中國國會」,宣布:一、「保全中國自立之權,創造新自立國」,二、「決定不認滿洲政府有統治清國之權」,三、「請光緒帝復辟」。我們可以才中看出,唐才常是想通過起義建立一個像英國那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條救國之策。

張園「國會」召開之後,自立軍五路人馬分頭布置,確定七月十五日在漢口、漢陽、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同時起事。當然,起義是需要錢的,而當時的唐才常可沒有錢,但海外同情戊戌六君子,並且希望國家能夠變革而達到自強的華僑們踴躍捐款。愛國華僑們捐贈的巨款是通過當時流亡海外、德高望重的康有為匯到起義軍手裡的。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康有為得巨款卻密下十之八九,輸入國內支援唐才常自立軍的銀兩不足十分之一,致使起義一拖再拖。

而此時在安徽負責起義事宜的秦力山卻知道,起義不能再拖延了,因為發動起義的工作匆忙,加上組織內部成員魚龍混雜,故軍機外泄。秦力山知道事機暴露,決定立刻起義,並在安徽大通建立了起義指揮部,迅速張貼了文告和法令。起義中,清軍駐大通的水師四艘炮艦首先反戈,調轉炮口,轟去督銷局,厘金局。清營參將張華照聞變,嚇得投江自殺。起義軍水陸配合,成功占領大通鎮。但其他各路起義軍並沒有同時起義,以至於在大通的起義軍被清軍圍攻,最終,起義軍在血戰數日之後被清軍擊敗﹙除秦力山一人潛逃日本外﹚,全部殉難。 大通起義失敗之後,清政府沿長江戒嚴,後有一名理髮師告密,張之洞派兵搜索。七月二十七日晚,漢口總機關被破獲,唐才常等十二人被捕。於七月二十八日夜被殺於武昌大朝街紫陽湖畔,唐才常的首級被懸掛在漢陽門外示眾,起義宣告失敗。 可以說,自立軍起義的失敗,康有為要負很大責任,他為了一己私利而害死無數愛國志士的行為更是令人不齒。嚴復得知事情真相後,痛罵康有為:立名目而斂人財,恬然不以為恥。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693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