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核心提示:毛澤東說:「當主席太複雜,麻煩人。我是想退下來當個大學教授。」……事實上,毛澤東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崗位上一直沒有退下來,因種種原因他...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孟慶春,原題:1957年的毛澤東:工作太複雜,我不想乾了!
1957年4月,以伏羅希洛夫主席為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團來我國進行友好訪問,毛澤東曾與伏老有過一場饒有興趣的談話。
毛澤東 資料圖
毛澤東對伏羅希洛夫說:
我一天也不能離開工作崗位,不能斷。情況天天都在變化,離開了就不了解,工作就會受影響,出差錯。複雜,太複雜了。我不想乾了,太複雜,你轉告赫魯雪夫同志,我想退下來當教授。
伏羅希洛夫怔了怔,急忙說:「這麼大問題,還是要慎重考慮……」
接著,毛澤東說:「當主席太複雜,麻煩人。我是想退下來當個大學教授。」
「那怎麼行!誰能代替了您呢!」伏老語氣中肯,神情焦急。
毛澤東說:「我們黨內很有人才,他們已經成熟,無論資歷、聲望和能力,都不比我差。他們是可以勝任的。」
這裡,毛澤東雖是玩笑之詞,但也反映了他多年來的願望。
按照時間來計算,我們黨和毛澤東在建國後,已經領導進行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五大運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過渡時期的「一化三改」(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紛繁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事務纏身,這使作為學者型的領袖毛澤東,已經拿不出較多的時間進行學術研究了,所以他在與蘇聯客人談話過程中,真誠地流露出「當個大學教授」的願望。
當大學教授,既可以教書育人,還可以有時間著書立說。對這兩者,毛澤東一生都有極大的興趣。
毛澤東一生都在著書立說,但他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他對知識,對學問的興趣廣泛,對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濃厚的興趣。但這-切,都要花費時間,或許只有在大學這個自由而又學術空氣醇厚的地方,才能更好地讓思緒馳騁開來。
他曾與劉少奇探討古代官吏是否禁帶家屬這樣的學術問題。可惜作為政治家,他雖有深厚豐富的歷史知識和見解,卻沒有真正闡發出來。他曾許諾說,我辭去國家主席後可以有空閒給《人民日報》寫點文章。
他還對人說,如果讓我選擇職業的話,我願寫雜文,可惜我沒有這個自由。寫雜文不容易呀!20世紀50年代,他還談道:「我想把不怕鬼的故事、小說編成一本小冊子。經驗證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越有鬼,不怕鬼就沒有鬼了。」雖然《不怕鬼的故事》後來是編出來了,但不是毛澤東編的,他沒有這個時間。如果在大學裡,他完全有可能寫出或編出更多更好的讀物來,以奉獻給廣大的讀者。
因為,他認為教師的職業是受人尊崇的職業。他本人就是尊崇老師的典範。他不僅不忘共患難的父老鄉親,也不忘共患難的舊師友。
建國之初,毛澤東儘管政務繁忙,仍惦念著在南方的老師徐特立,身為共和國主席的毛澤東特地發電報邀請徐特立到北京會晤。
徐老到京後,毛澤東在中南海的住所接待了他,毛澤東專門備了幾樣家鄉菜為老師洗塵:一碗湘筍,一碗青椒,兩菜一湯。
毛澤東對老師說:「沒有好菜吃。」他表示歉意。
徐老笑著說:「人意好,水也甜嘛!」
席前,徐老對毛澤東說:「你是全國人民的主席應該坐上席。」
毛澤東馬上謙讓道:「您是主席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是父』,您更應該坐上席。」
幾日後,師生話別,毛澤東見徐老穿著仍像當年那樣簡樸,便隨手把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給徐老。
徐老接衣在手,老淚縱橫,激動不已。
毛澤東拉著老師的手,依依不捨,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老回到家,把大衣交給妻子收藏起來,只在莊重的場合才捨得穿上。
毛澤東一生似乎一直對教師這個職業抱有濃厚的興趣。在成為職業革命家之前,他曾經在湖南當過小學教員。從事革命活動後,毛澤東也不斷講課,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到抗日軍政大學,從魯藝到中央黨校,他都講過課。
用毛澤東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歷來最樂於做的事情就是當教員。」我們若用現在的語言表述的話,當教師既是他的情趣所在,更是他的長項、優勢所在。
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給他封了「四個偉大」(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筆者注)時,他說,他只要「導師」一詞,其他統統去掉。事實上,毛澤東在黨和國家的領導崗位上一直沒有退下來,因種種原因他也不可能退下來,所以他「我是想退下來當個大學教授」的願望沒能實現。
如果毛澤東「當個大學教授」的願望實現了,我們相信他一定會成為優秀的、很有成就的「大學教授」。因為他有著豐厚的知識、豐碩的研究成果、豐富的教學經驗、敏銳的思維方式、很強的表達能力,且語言幽默、風趣。(《毛澤東的輝煌人生和未了心愿》,孟慶春著,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