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生了120個兒子的西漢人,一生吃喝玩樂,卻深刻影響了三國

古代沒有計劃生育,講究多子多福。因此,只要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允許,晚上又沒有什麼娛樂生活,閉門造人成為一項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對於帝王來講,子嗣更加重要,是權力爭奪的工具,王朝興衰的保障。所以,皇帝通常是生育子嗣最多的人,特別是歷史上的著名皇帝,例如宋徽宗趙佶生了80多個子女,康熙生了55個子女,朱元璋生了44個子女等等,他們身體都很棒。

但比起這位西漢時期的劉姓藩王來講,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雖然職位沒有皇帝高,但人家生育能力卻不遑多讓。他就是劉備常常拿出的名片「中山靖王—劉勝,活了53歲,卻生了120個兒子。

簡單介紹一下劉勝的身世。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九兒子,漢武帝劉徹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在他11歲的那年,受封中山王。為什麼叫中山靖王呢?「靖」是他死後的諡號,讚揚他的美德。

劉勝是一個情商和智商很高的人,因此能夠在西漢競爭激烈的藩王之爭中存活下來。他表面上縱情聲色,不問政事,不給弟弟漢武帝劉徹添堵,做一個無公害的藩王。漢武帝積極採納他的建議,為了避免先朝「七王之亂」,漢武帝投鼠忌器,不斷挑諸藩王的錯來壓制地方勢力。劉勝敢於利用進京朝拜的機會為諸藩王出頭說話,向漢武帝奏明藩王常常受到莫名的欺凌的事實,令漢武帝大為驚訝,迅速調整了自己的管理政策。

就是這樣的一個中山王,遠離爭權奪利的漩渦,甘心將滿腔豪情獻給偉大的聲色事業。在這項事業中,他做到了極致,想想120個兒子一起喊他父王,這種感覺也是沒誰了。他不僅自己信仰,而且還鼓勵其他藩王也投入到這項事業中,漢武帝一看,娛樂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你們這些王聲色犬馬,沒時間琢磨奪權篡位之事,實際上是幫我鞏固統治啊,鼓勵,點贊。

中山靖王劉勝不僅生前對漢朝貢獻很大,他的墓地對我國考古事業也是很大的推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研究材料。墓地出土了完整的「金縷玉衣」,也就是西漢時期皇帝和近臣的喪葬殮服,對於研究漢代墓葬制度,給予了很好的例證。

在小編看來,中山靖王已經作為一個出色的營銷符號,影響了東漢及三國的歷史。前面提到,涿州普通青年劉備常以「中山靖王之後」行走社會,但大家都不相信,後來一直被諷刺為「織席販履之輩」,但他沒有灰心,一直講,一直講,當遇到漢獻帝時,終於發揮了效用,「中山靖王之後」成為了皇家指定稱呼,自己也搖身一變稱為「劉皇叔」。

沒有這一層加持,劉備投靠漢室宗親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就極難實現,「征討逆賊,匡扶漢室」的政治口號就顯得師出無名,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蜀漢王國。

所以中山靖王劉勝功勞甚偉!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668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