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國人入選。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做過一個統計評選:在過去一千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其中目前仍然在世的,包括身家過360億美元的汶萊蘇丹陛下哈志哈山納柏嘉,以及當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在入選的50人中,有6名是中國人,出現時間前後橫跨800年,他們分別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紳、太監劉瑾、清商人伍秉鑒、宋子文。
這個評選的標準不得其詳,像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如何界定其個人財產與國家財富的分界,很值得商榷。而劉瑾與和珅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富翁」了。
明朝大太監劉瑾被處死後,在他的家中搜出黃金37萬公斤,白銀805萬公斤,而明末國庫僅有200萬公斤白銀——富可敵國,他可算是一大富翁了。
然而和和珅比較起來,劉瑾之輩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據載,和珅的家產,在嘉慶四年查抄時,統計為109冊。如果把清單詳細列出來,足夠一本書的篇幅,其中的一小部分,大約有26冊做了估價,價值在2億兩白銀以上,估算其總資產當有8億兩白銀以上,少說也有四個劉瑾。恐怕當時關在牢中的和珅本人也沒有想到他自己會有這麼多錢,他只知道自己有錢,金銀珠寶到處都是,夾牆內藏著黃金,地窖內埋著白銀,珍珠、玉器、珊瑚、瓷器、字畫、房產、錢莊……,他和珅怎麼能計算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錢?嘉慶皇帝組織一個班子,費時費力地替他點清楚了。
如果按購買力平價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大概有250億左右。平均分配給今天全中國13億人,每人大概可以得到200元。
乾隆末年,國家財政每年的實際收入大概是7000多萬兩白銀,和珅的財產相當於清朝盛世10年的財政收入。當時流傳著一句話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這一位,才算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大富翁。
那麼,和珅的錢從哪裡來的呢?他是滿州正紅旗人,雖然是當時的高貴血統,但他少年的時候家裡卻很窮,也就是說,他沒有繼承到什麼祖產。這個龐大的天文數字,是他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日積月累搜颳起來的。在乾隆晚年,和珅權勢之盛,無人能及,「寵任冠朝列矣」。這位中國第一「富翁」,同時也是中國第一貪官。
由於乾隆的寵信,和珅的官職在清朝近300年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和珅的官,武職——鑲藍旗滿洲都統、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步軍統領;文職——內務府大臣、御前大臣、議政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兼辦理藩院尚書事;學職——殿試讀卷官、日講起居注官、《四庫全書》館正總裁、石經館正總裁、國史館正總裁、翰林院掌院學士;錢官——崇文門稅務監督;內職——兼管太醫院、御藥房事務;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宋氏「金融帝國」,發韌於1933年10月他的「棄官」從商。翌年「中國建設銀公司」成立,宋子文的姐夫、財政部長孔祥熙當董事長,弟弟宋子良當總經理,宋自任「執行董事」掌實權,仍兼「國府委員」等官職。該公司所謂「經營業績」,無非是打著「純屬私營」幌子,藉助行政特權擠壓民間資本。最霸道的一手,是拿著財政部一紙「公債預約券」強行入股中國銀行,旋以大股東資格接任董事長。
冠冕堂皇的說法是金融業該由「國家控制」,實際結果則是其「家族資本」隨之迅速膨脹。更有傳聞稱,抗戰時期,他甚至截留美國政府援華款項,以致杜魯門總統曾說:「他們都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38億美元中偷去了7.5億美元」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