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越南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但日本卻不姓「中國姓」?

朝鮮和越南曾長期作為中國的屬國或直接管轄的領土而存在,因此其姓氏文化也打上了明顯的時代印跡。

朝鮮的姓氏來源相當複雜,其中兩個大姓都是原生的,即大家熟知的金姓和朴姓。金姓的來源有兩支,一支來源新羅國王金閼智,第二支來源於伽耶國王金首露。而朴姓主要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朴赫居世。

(配圖:朝鮮的漢字)

從歷史上看,金、朴二姓都來自神話傳說,濟州島的高、夫、梁三姓也來自神話傳說。只有百濟國王扶餘氏和高句麗國王高氏是自己起姓。朝鮮姓氏中存在同族不同姓的情況,如新羅國王是同一家族,但有朴、金兩個姓,這是與中國不同的地方。

(配圖:本世紀初年的朝鮮街頭)

相當多的朝鮮古姓都是從中國傳入的,比如張姓,來源於蒙元公主陪嫁的隨員;孔姓,來源於明朝末年山東曲阜孔氏家庭成員渡海避難;閔姓,其始祖為宋朝使臣閔稱道;印姓是晉朝使臣印瑞的後人;左姓是蒙元時駐耽羅島牧馬官左亨蘇的後人;朱姓是南宋末年前往高麗避難的朱熹之孫朱潛的後人;明姓、升姓是明初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的後人;杜姓是北宋真宗時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書杜慶寧的後裔,等等。

(配圖:朝鮮古代的墓碑)

朝鮮另有一些姓氏是古代中國皇帝賜的姓,如百濟王子扶餘隆在亡國後去中國唐朝學習,被唐高宗賜姓曰徐。還有一些是新羅王賜的姓,如孫、崔等等。

此外,朝鮮還有一些來源不詳的古代姓氏,比如從箕子朝鮮傳下來的鮮於、徐,辰韓傳下來的蘇姓,百濟時的「八大姓」,如沙、燕、解、國、真、苗等。

越南姓氏來源比較簡單,就是直接來自於中國。自秦漢以來,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越南都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而不僅僅是藩屬國,越南姓氏多來自中國可為旁證,如阮、陳、李、黃、武、潘、范、鄭、吳、裴、杜等;越南最重要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記述了越南人的歷史肇始於炎帝神氏三世孫帝明——似乎也可稱之為炎黃子孫。

(配圖:身穿明朝衣冠的越南末代帝後)

考察越南歷史王朝有文字記載的開國君王,都是清一色的中土人士,如蜀朝蜀泮為四川人、趙朝趙佗為河北真定人 、吳朝的吳權是河北人、丁朝的丁部領是廣東人、前黎朝的黎桓是四川人、李朝的李公蘊是福建人、陳朝的陳日煚是福建人、胡朝的胡季犛是浙江人、莫朝的莫登庸是廣東人,等等。

(配圖:法國殖民期間,越南士大夫階層仍著明服)

阮姓是不折不扣的越南第一大姓。全世界阮姓人士共計9000多萬。僅次於中國的李姓和張姓,這兩個的人數都在1億人以上。而在中國大陸,阮姓在人數上要排到100開外。

據新華網報道,在本屆越共中央政治局16人委員名單中,包括阮富仲和阮晉勇在內,共有6人姓阮。以至於越共中央開會的時候,稱呼總書記阮富仲不叫阮總書記,而是叫仲總書記,相應的,阮晉勇總理是勇總理、張晉創主席是創主席。

(配圖:越南的孔廟)

越南阮氏的源頭,到底在哪裡,現在已經不可考。有說晉人阮敷的,也有說陳朝阮卓的。但至晚在南北朝,阮姓已經在越南出現,這個應該沒有問題。阮氏後人的在越南的繁衍也已經開始。阮氏第一次出現在重要的歷史事件中,是1232年,越南李朝滅亡,陳朝建立。當時的國王陳守度,為了防止國民懷念李朝,強迫所有姓李的人都改姓阮。這或許是目前阮姓規模龐大的原因之一。

(配圖:越南末代皇后南芳)

至於日本,情況與朝鮮和越南的情況大不相同。日本人的姓氏基本是兩個字,一個字的姓氏可以說很難見到。日本人的姓氏和中國並沒有什麼聯繫,日本以前是沒有姓氏的,中文傳入日本以後,也沒有用到人名字上,日本的正式姓氏產生於明治維新之後,而且在當時沒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決定自己的姓氏,一時間各種姓氏湧現,有地理方位的,如井田,石板,有動物的,如龜田,等等...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這就造成了日本變成了目前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有多達十幾萬個民間姓氏。

(配圖:有趣的日本姓氏)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614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