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個鄰國人口僅為70萬,為何也會被強國吞併?

1975年,印度軍隊入侵了自己北方的小國錫金。隨後錫金國王被印度人軟禁,國王衛隊被解除了武裝。一直標榜自由民主的西方各國對此默不作聲,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侵略,它們那個時期去哪了?錫金是中國西南方的鄰國,也是最終最小的鄰國,全國面積只有0.7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更是只有70多萬,就是這麼一個西南小國,在1975年成為了歷史。那麼,印度為什麼要侵略這個弱小的鄰國呢?

一、錫金曾經是吐蕃國的領土

錫金這個國家在古代屬於吐蕃國的一部分,在吐蕃國內部發生內亂以後,逐步成為獨立的部落。但它一直還隸屬於中原王朝,作為原有吐蕃的一部分。錫金這個國家出現於1642年,注意這個時間,當年大明王朝已經風雨飄搖。關外八旗勁旅虎視眈眈,關內李自成在各處流竄。錫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立的,藏傳佛教被定為國教。錫金族人很多生活習慣類似於藏族,甚至服裝也很類似。其實幾乎於此同時,英國人開始染指印度。印度大陸太大,因果採取了逐步蠶食的步驟。到了19世紀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領土都在英國的直接控制之下。英國人的胃口不僅僅是印度,尼泊爾、不丹均被其控制,錫金也不例外。不過起初英國人的計劃沒有成功,錫金仍是清朝的藩屬國。

在乾隆的中後期,尼泊爾軍隊進攻錫金,錫金國王逃進西藏。尼布爾軍隊隨後竟然進入了西藏境內,乾隆皇帝隨即命令大將福康安遠征尼布爾。在鴉片戰爭的前夕,英國軍隊進入錫金,在此之後,錫金被英國控制。由於隨後,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清王朝被英軍暴打,因此在自顧不暇之際,清朝也管不上已經被英國實際控制的錫金了。起初錫金國內的人口不多,也就20多萬人。英國鼓勵尼泊爾人遷移到錫金,一時之間,大量的尼泊爾人湧入錫金。搞得現在錫金族只占全國人口27%,剩餘大部分都是尼泊爾族。錫金這樣的局面維持了大概一個世紀,直到二戰時期才開始鬆動。

二、印度繼承了英國原有的政策

在二戰爆發以前,在聖雄甘地的領導下,印度開始民族覺醒。轟轟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開始了,搞得英國人十分頭疼。為了利用印度的人力物力對抗日本,英國首相邱吉爾宣布「在適當的時候,還給印度自由。」得到了英國的承諾以後,印度迅速轉入對抗軸心國集團的事情中。印度軍隊和德意日三國都打過仗,這是印度一直吹到現在的功勞。1945年8月,日本方面宣布投降,印度要求英國兌現自己的承諾。到了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獨立,但就在此不久,聖雄甘地被一個印度憤青刺殺。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希望繼承英國人留下來的一切,尼赫魯在在慶祝國慶的典禮上說:「印度已經強大到可以打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美國和蘇聯的扶植下,印度自視為世界第三強國。

印度希望成為南亞地區的霸主,因此一方面進攻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強調自己在尼泊爾、不丹和錫金的主要特殊權利,三國均是印度的保護國。說白了,就如同藩屬國一樣,三國的外交必須由印度把持。錫金這個國家全國人口只有70多萬,但地理位置很重要。印度控制了錫金以後,錫金國王一直試圖脫離印度的影子。他曾經向「其他鄰國」求助,可惜沒有得到回應。1975年,為了進一步控制錫金,印度決定直接占領錫金。這年4月,印度軍隊占領錫金全境,罷黜了錫金國王,而且還解散了原有的錫金軍隊。這個時候,西方各國保持了沉默。被罷黜的國王帕爾登在美國紐約去世,他的兒子旺楚克宣布繼承王位,還組建了流亡政府。錫金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這是一塊戰略要地。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594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