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畫像。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們在一起的僕人近10人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澆上硫酸和汽油銷毀,殘餘骨渣被埋藏在葉卡捷琳堡地區的一個廢棄洞穴中。
圖為尼古拉二世與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合影。值得思考的是,由於東西方價值觀的不同,對於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宣統帝,中華民國和新中國都給予了溥儀極大的禮遇。
圖為尼古拉二世全家合影,共四女一子。
圖為尼古拉二世與表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圖為沙皇全家與官員們合影。
圖為尼古拉二世(左)退位後的生活照之一。1917年 2月2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沙皇失去了軍部、官僚和資本家的支持。 3月2日,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想傳位給弟弟米哈伊爾大公,但是遭到他的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圖為歐嘉·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去世時僅23歲。
圖為塔季揚娜·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去世時僅21歲。
圖為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去世時僅19歲。
圖為阿納斯塔西婭·尼古拉耶芙娜·羅曼諾娃女大公,去世時僅17歲。
圖為皇子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去世時僅14歲。
圖為彼得保羅大教堂內尼古拉二世的靈柩。2008年10月1日,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俄國當局正式推翻有關羅曼諾夫皇族罪有應得的觀念。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5797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