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發掘秦始皇陵,原因就這麼簡單

秦始皇陵,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嬴政的陵寢。這座陵墓,無論是歷史意義還是考古價值,對於中國來說都無比巨大。

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7年,歷時39年才完成,耗費巨大,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更是寄託了始皇帝死後升仙的願望。

據史料記載,皇陵中建有各式宮殿,藏有不可計數的奇異珍寶。光是四周分布的陪葬坑和墓葬大就有400多個。

1962年,我國考古研究人員對秦始皇陵進行了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繪製出了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千米,相當於78個故宮。

一直以來,對於何時以及如何發掘秦始皇陵始終存在爭議,無論是誰,對於這樣一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陵寢,都想一睹真容。

可是,從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的角度來看,現在並不適合大規模挖掘。最近國家文物局和科技部等單位對秦始皇陵進行了一次實地勘測,結論是」挖開就是毀滅「。

一直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決定挖掘秦始皇陵,官方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為我們目前的技術手段還達不到,不如放在地下自然保存。

官方給出的解釋,其實很簡單,不像坊間流傳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原因,就是技術沒達到,為了保護,只能順其自然,不能進行所謂搶救性發掘。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551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