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江山愛美男,盤點是同性戀的皇帝,原來早在古代就有同性戀

少帥| 2016-12-19| 檢舉

不愛江山愛美男,盤點是同性戀的皇帝,原來早在古代就有同性戀

近些年來,由於身邊表明自身是男同性戀者的朋友不斷增多,並且越來越多國家都為同性戀的婚姻立了法律,雖然不少人認同異常的性取向,不過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態度。其實中國古代男同性戀就十分盛行,並且有些皇帝的男同性戀對象都被寫入了正史,因而男同性戀的秘密早已經在中國歷代皇家歷史中透露出來了。

早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同性戀現象的存在。春秋戰國時代,同性戀交往日趨活躍。漢代以來,同性戀活動更是屢見史書。這無疑是封建統治者驕奢淫逸、荒淫無度的最為無恥的表現。漢朝以後,中國帝王的同性戀之風稍減,但是並未絕滅。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是同性戀的古代皇帝。

斷袖之癖:漢哀帝不愛江山愛男人

董賢是漢哀帝「斷袖之癖」故事中的男主角,哀帝為了他,拋棄了皇宮中的眾多佳麗,心甘情願地獨寵他一人,甚至想把江山禪讓給他。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成為後代同性相戀的人們的一個溫情脈脈的榜樣。

據說,董賢不僅長得像個美女,言談舉止也十足像個女人,「性柔和」、「善為媚」。哀帝對董賢愈加寵愛,一次午睡時,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哀帝想起身,卻又不忍驚醒董賢,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後人將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便是源於此典故。

分桃之愛:一顆桃子印證的情愛

春秋時期,衛國的國王衛靈公寵愛一個名叫彌子瑕的美男子。彌子瑕聰明漂亮,還是孔子高徒子路的親戚。有兩件事最能說明衛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程度。

其一是彌子瑕私駕衛王馬車的事。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趕在當天晚上把消息告訴了他,一瞬間,彌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到母親身邊。可是京城離家甚遠,怎麼能心想事成呢?衛國的法令明文規定,私駕君王馬車的人要判斷足之刑。為了儘快趕回家去替母親求醫治病,彌子瑕不顧個人安危,假傳君令讓車夫駕著衛靈公的座車送他回家。後來衛靈公知道了這件事,不但沒有責罰彌子瑕,反而稱讚道:「你真是一個孝子呵!為了替母親求醫治病,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了。」

衛王接受彌子瑕沒吃完的半個桃子,是衛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第二件典型事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彌子瑕陪衛靈公到果園遊覽。當時正值蜜桃成熟的季節,滿園的桃樹結滿了白裡透紅的碩果。輕風徐徐送來蜜桃醉人的芳香,讓人垂涎欲滴。彌子瑕伸手摘了一個又大又熟透的蜜桃,不洗不擦就大口咬著吃了起來。這種摘下便吃所感受的新鮮爽口滋味是他未曾體驗的。當他吃到一半的時候,想起了身邊的衛王。彌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遞給衛王,讓他同享。衛靈公毫不在意這是彌子瑕吃剩的桃子。他自作多情地說:「你忍著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 (這就是眾人所謂的「餘桃」。)

龍陽之好:魏王眼中的那條美男魚

龍陽君乃是俊俏小生一名,惹得魏王寵愛無比。有一天,龍陽君坐船陪魏王釣魚,龍陽君一連釣到十幾條魚,而且釣到的魚個頭越來越大。看著這些活蹦亂跳的魚兒,龍陽君突然間抽泣起來。魏王見了很是納悶,便問其中原因。

於是龍陽君回答說:「臣覺得自己也不過是王的一條魚而已。」魏王不解,追問理由。龍陽君解釋給魏王聽:「當大王您釣到一條大魚的時候,滿心歡喜好好收起。可是很快又釣上了一條更大的魚,於是前面那條魚便被棄之不顧了。臣不禁聯想到,如今臣能有幸照料大王起居,在朝延中有了顯赫地位,臣民見了,都要禮讓三分,可是普天之下,貌美俊秀之人多不勝數,外面傳說臣之所以受大王恩寵,是以色行事。臣深憂自身就像方才被扔掉的那些小魚一樣,離被棄之日恐怕為時不遠了,如此臣怎能不傷心落淚呢?」

魏王聽了,不覺笑道:原來是這麼回事,這種流言,愛卿為何不早告知於寡人呢!於是魏王向全國公布詔令,上面寫道:今後再有私下議論龍陽君者,一經發現,格殺勿論。龍陽君目的達到,當然笑逐顏開。魏王一看寵臣容光煥發,顧盼生輝的樣子,自然更是神魂顛倒。

虎死狐悲:漢文帝的寵男竟然受餓而死

漢文帝和鄧通是另一個突出的例子。

漢文帝是歷史上記載的一個英明皇帝,他開創的「文景之治」是整個漢朝的盛世。文帝厲行勤儉,連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捨不得丟掉,但對男寵鄧通的寵愛卻無以復加,在鄧通身上所花的錢難以計數。他們不但出入相隨,夜間更是同榻共眠。鄧通由於有文帝的支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富甲天下,但是最後卻凍餓而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511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