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軍,就不得不提當年入關之時所向披靡的八旗兵。後來清軍統一中原,擴充為二十四旗。分別是八旗、綠營、蒙八旗、漢八旗。不過到了道光年間,本應該驍勇善戰的八旗兵卻一個個的成了紈絝子弟,戰鬥力急劇下降,幾乎是手無寸鐵之力,要知道,當時清軍大約有八十萬,是清初的三倍多。
是什麼原因使得清軍變成這樣了呢?
一方面原因是八旗軍兵力和戰鬥力的嚴重縮水。
一個乾隆時期長期住在北京的英國人說:「八旗軍雖然號稱10萬,真正稍微有戰鬥力的不到2萬,其他的連維持治安都費勁。」這個英國人的話可能有些誇張,但是確實說出了主要問題——八旗軍戰鬥力確實不行了。
八旗軍在剛入關時確實戰鬥力不一般,但是從康熙以後可以說是直線下降。最大的原因是八旗兵源嚴重不足。清軍入關後,八旗所有人丁,包括老弱病殘加起來不到30萬,你想想,從這些人里能出多少八旗兵?而且一直到嘉慶年間,八旗總人口沒有增加,反而是老弱婦孺人口增加了,後來沒辦法了就用老年旗人和未成年旗人湊數。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時候,曾格林沁負責抵抗,當他發現所謂的八旗兵中老弱病殘占很大比例,立馬讓人清點此類人員,全部遣返,然後緊急從蒙古草原徵調7000蒙古騎兵參戰。即便是蒙古旗兵,當時面對外國侵略者,幾乎損失殆盡,雖然這些兵不怕死,但是光有不怕死的精神根本沒用。
(八里橋之戰八旗蒙古兵損失殆盡)
八旗子弟為了從朝廷領取俸銀,有好多旗人徵召漢人加入八旗軍,而這些人最多就是為了領工資,應付差事,在訓練上根本不用心,對於這些人的戰鬥力,想都不用想。在東北,八旗子弟還徵召過朝鮮人加入八旗軍,朝鮮人戰鬥力還不如漢人。之前那個英國人所說的維持治安都費勁的八旗兵應該是這些人。
既然八旗軍戰鬥力都這樣了,占絕大多數的綠營軍更不用說了,八旗軍多數還聽從滿清管,但是綠營軍就不一樣了,綠營軍吃黑錢、亂用軍權、抽大煙、販賣鴉片,把軍隊搞的烏煙瘴氣。後來林則徐感嘆說,現在就算諸葛亮降臨,面臨這樣的軍隊,照樣束手無策。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急劇增長的經濟所帶來的貪污腐敗問題。
當時清朝多有錢?按現在的說法,當時清朝的GDP占全世界的32.9%,對,清朝不差錢。
也許就是因此,軍隊人心在安逸奢華的生活下開始渙散。連清政府最賴以生存的八旗兵也紛紛貪圖享樂,不再勤奮練兵,騎馬射箭是他們的本能,他們卻對風流快活之事樂此不疲。
於是,道光年間,武官們也不騎馬了,改坐轎!八旗兵自身的惰性使得他們漸漸不堪一擊。貪污腐敗使得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人們一心想的只有升官發財,早無人問津軍事了。
更有甚者,士兵們連訓練都當做了玩耍,竟出現十人上馬,半數墜下的可笑場景。
除了這些,晚清流進中國的鴉片自然也成了這些享樂之徒的「營養品」,導致他們根本手無縛雞之力,還何談什麼抵禦外敵呢?
所以說,不能居安思危的清軍,猶如一盤散沙一般,如何不會敗亡?
最終,在外敵的大炮下,灰飛煙滅的,不止是他們的屍骨,還有我華夏千千萬同胞的希翼!
提前奏起的輓歌,告訴了人們清朝的滅亡已成必然。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506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