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世界第一場現代化戰爭,陰差陽錯的幫了中國一把

對於世界上第一場現代化戰爭,很多都會先想起最著名的海灣戰爭。但如果認真的說,英阿馬島戰爭才是第一場現代化戰爭。對於世界各國來說,英法馬島戰爭已經徹底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巨艦大炮全面退出歷史舞台。不過這裡主要講的不是英阿馬島戰爭的經過,而是在此次戰爭中所透露出的外交博弈。中國是一個幸運兒,因為這場戰爭,中國沒有做冤大頭。當時中國正準備與英國進行軍事貿易,但是在此次戰爭之後,中國終止了進口意向。

一、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阿根廷發動了戰爭

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到處都是屬於英國的殖民地,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馬爾維納斯群島距離阿根廷很近,但卻是英國的領土。南美很多國家都是軍政府,阿根廷也不例外。當時阿根廷總統是加爾鐵里,這個人是一個標準的軍人。這個人統治的前期,阿根廷的經濟確實實現了騰飛,但是到了1981年,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了600%,人民怨聲載道。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加爾鐵里根本沒有能力改變經濟形勢,所以他希望利用一場戰爭轉移人民的實現。他把目標看準了馬爾維納斯群島,這片島嶼屬於英國,但是阿根廷有把握吃進去。加里鐵里認為英國絕不不會為了一個這麼的小島金星遠征,更何況英軍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如果發生的英國全盛時,阿根廷的行為基本上等於自殺。大英帝國的尊嚴不是這樣的二流國家能挑戰的,但英國的國力已經大大削弱。英國海軍所有的大型航母已經全面退役,英國從超級大國重新蛻變為世界強國的水平。加里鐵里之所以敢發動戰爭,就是認準了英國無力遠征這一點。1982年4月,一群阿根廷軍人占領了這片島嶼。英國當時已經開始了戰略收縮政策,在馬島上的防禦力量很少。阿根廷軍隊沒有費多少氣力就完成了任務,這是加里鐵里預料之中的。但是沒有料到英國方面的反應,大英帝國的臉還輪不到區區的阿根廷來打。英國女首相柴契爾堅決主戰,她說服了所有的主和派。最終英國艦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阿根廷的好日子到頭了。

二、英軍損失慘重,法國人過河拆橋

英國的出兵沒有那麼簡單,它需要集結部隊。英軍已經不具備立刻出擊的能力,真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最終英國派出了輕型航母、驅逐艦、護衛艦組成的特混艦隊開赴戰場,對於英國人來說,這場戰爭並不好打。因為英國並不完全擁有制空權,自己的小飛機完全不靠譜。果不其然,在戰爭過程中,一艘英軍最先進的42型驅逐艦被擊沉,另有一艘被擊沉了重傷。不過英軍在遭受了重大損失以後,重新收復了馬島。這場戰爭的規模並不大,但是影響世界戰爭的模式,那種海空軍聯合打擊的形勢出現。戰爭是武器的試驗場,從整體情況來看,英軍驅逐艦的性能是不靠譜的。

在這次戰爭中,法國的表現可畏無恥之極。阿根廷的戰機和反艦飛彈全部來自於法國,阿根廷的德行自然不會製造。阿根廷擊沉英國驅逐艦的飛彈是法國的飛魚飛彈,飛魚家族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但要命的事情發生了,阿根廷引進法國飛魚飛彈的數量並不多。在戰爭期間,阿根廷請求法國緊急空運一批飛彈。法國方面拒絕了阿根廷的請求,法國和英國是一對好基友,在經濟和政治上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現在讓法國冒著與英國徹底決裂的風險,援助阿根廷大量武器,這是法國絕對不會做的。由於法國的原因,在戰爭的後期,英國艦隊開始放心大膽的行動。

三、這場戰爭陰差陽錯的幫了中國一把

在馬島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正在和英國進行洽談軍事合作,其中一項就是引進42型驅逐艦。當時處於對抗蘇聯的關係,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非常好。中國開始利用這次機會改善自己軍隊的裝備水平。海軍旅大型驅逐艦的性能僅僅相當於50年代,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準備引進2艘英國的42型驅逐艦。本來事情已經談的差不多了,只有價格問題談不攏,畢竟中國仍不富裕。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戰爭爆發了。在戰爭中,英國42型驅逐艦的性能表現平平。一死一傷的結局讓英國人很屋內,中國看到這個情況之後,終止了引進英國驅逐艦的計劃。畢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得是實實在在的國防力量,而不是花拳繡腿般的花架子。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448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