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人排一個《古今奸雄榜》的話,曹操名列第二,估計沒有誰敢列第一。
但曹操心中,也敬重一位英雄,這個人就是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小酌,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在人們的貫性認知中,整部的《三國演義》劉備都是以一個忠厚的長者的面目出現,甚至他偶爾使出一些「陰謀詭計」也可以得到世人的原諒,因為那都是被曹操給逼的,事實真是那個樣子麼,小編覺得未必。
在星爺演的一部《九品芝麻官》電影中,曾經有這樣一句台詞,看似粗俗不堪,實則包含著最真的道理:好人鬥不過壞人,好人只有變壞、變得比壞人更壞才能戰勝壞人。
不用提劉備從一個賣草鞋,賣蓆子的小販,最後成功逆襲,創造了三分天下的豐功偉績,單說青梅煮酒,劉備將曹操騙得團團轉的手段,就可以想見,這個劉玄德一肚子彎彎繞,思想絕對沒有那樣單純。
沒有例子不說話,劉備成為蜀漢之主後,他亦不能免俗,按照漢代的舊制,天子即位一年,便可以用天下貢賦的三分之一來修墓,劉備在位三年,於公元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故此,他還是有600多天的時間來修墓築陵。
但他的墓在哪裡?劉備的墓按照歷史記載,和野史傳說,有三個比較「靠譜」的地方:
1:劉備的墓在奉節白帝城:道理如下:奉節有甘夫人墓,而諸葛亮曾經奏請:故昭烈皇后宜與大行皇帝合葬,制曰可。甘夫人墓的西側有張飛廟,小叔子給嫂子守墓於禮俗不合,只有張飛給劉備守墓才解釋得通。
2:劉備的墓在彭山牧馬鎮蓮花壩村。這裡有一個大土丘,世稱皇墳,清末《彭山縣誌》有記載:「治北四十里蓮花壩有皇陵,並傳蓮花壩有皇莊。墓依山勢,封土呈覆斗形,傳此為劉備墳。
而且皇墳周圍有9座小山丘,當地人稱之為「九龍回頭望」,這是只有帝王才可以享用的最佳風水。這座皇墳上,早被挖出了幾個深有六七米的盜洞,雖然可以看見下面三合一的夯土,但盜墓賊們卻最終都放棄了,因為根本就不見劉備的帝陵。
3:劉備之墓在成都武侯祠內諸葛亮殿西側,這裡有一座石砌墓塋,陵前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所立「漢昭烈皇帝之陵」石碑,相傳這裡才是真正的劉備的陵墓,但也有人懷疑,劉備駕崩於白帝城,而白帝城距離成都千里迢迢,而劉備駕崩之時,又在四川炎熱的4月,很顯然屍體絕難保證不腐爛,也就是說,亡於白帝城的劉備,很難將遺體完整地運回成都,故此,武侯祠內的劉備墓,很有可能是衣冠墓。
聰明的讀者看完劉備三處葬身之地後,就會明白一件事兒,劉備很有可能在白帝城、武侯祠和彭山連建了三處疑冢,而他的真身,早就葬在暗中選好的另外一處墓地。
曹操就是劉備的學生,他雖然連做了72處疑冢,但最後他的墓穴還是被現代人找到,看來,在選擇墓地的手段上看來,劉備可比曹操,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
不管將墓穴挖得多深,營造得多堅固,總有被啟開或被盜的那一天,這一天的到來,只是時間早晚而已,而劉備讓盜墓賊連墓地的影子都找不到,不管是誰,都無法對其陵墓下手,可見,在這個世上,最難盜的墓絕非秦始皇和武則天等人的陵墓,而是劉備墓,這絕非胡說,而是鐵打的事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447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