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嗎?

一直以來,就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崖山之役,簡言之,就是宋元最後一戰,最終以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著九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身亡,宣告宋朝正式滅亡。而崖山戰後的「無中國」,則是指古典意義上的中華文明,經此一役而喪失殆盡,中國自此失去真正的中國魂和民族自尊心。

那麼,崖山戰後的中華文明去哪兒了呢?去日本了。清末大學者辜鴻銘在其文集《中國的復興與日本》中說:「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是唐代的中國人。」據說現代有相當一部分學者也認同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元代宋,標誌著宋朝高度發達的科技、工商業、手工業、科舉、開始受限制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都中斷了。甚至,傳統的文化傳承也出現了斷層,中國人的奴性也由此產生。

而在鄰國日本,也有持相同觀點的一批學者存在。元代宋,他們更是認為在中國本土中華文明自此不存在了,而日本肩負起了中華文化正統傳承的重任,所以說,中華文明正朔已在日本。也由此,日本歷來就有一些文化人以發揚光大所謂的正統中華文明為己任。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就以辜鴻銘的言論為依據,炮製出了「共建大東亞文化」的堂而皇之之藉口,從而吞朝鮮、占台灣、攻陷我東北,繼而征華東、華南,侵東南亞諸國,致使一段時期內,東南亞諸國許多地區都陷於了日寇的鐵蹄之下。

(辜鴻銘)

辜鴻銘說的「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他應是完全從文化的角度出發,認為當時蒙元鐵蹄踏遍歐亞,只有繼承了唐代文化並孤懸海外的日本得以潔身自保成功,應該在那兒保留著完整的中華文化傳承。不過,日本確是較好地保留了一些中華文化,但以這些就說「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國人」,頗嫌太過。如果此說成立,那麼,日本侵華在某種意義上不就可以理解為「日本中國人」去拯救被蒙元、滿清外族文化入殖過的「本土中國人」了嗎?這明顯是謬論。

(辜鴻銘(右)和他的小妾吉田貞子(中))

旅美華人作家趙無眠,最近推出了一本《趙無眠辣說歷史》。書中,作者以中國引進了許多日制漢字詞語來說明,中國的語言文字受日本影響之巨,同時以日本治台、治滿時,在當地所做的鋪鐵路、建銀行等貢獻,來說明日本在中國的近代科學、教育和建設等各方面所施予我們的「恩惠」。而且趙先生還打比方說:「茶是中國的特產,茶道卻形成於日本。」因此,作者得出近代日本是中國恩師之結論,並欲以此來說明日本繼承並發揚光大了中華文化之事實。

趙先生又強調說:我們與日本應「恩仇分明」,雖然他打了咱們,把咱們家搞得一塌糊塗、損失嚴重,有血海深仇,但他還是恩師。即使他乾的壞事罄竹難書,我們還是無法否認他教給我們的東西太寶貴了,云云。但趙先生似乎忽略了日本人對我們所施之恩,是建立在為其侵略擴張服務這個大前提之下的吧。如此恩仇,倒確是要分分清的。即使從文化的茶道方面來談,不知趙先生對日本的茶道有何體會,據我等長居日本的觀察,所謂的茶道,其實不過就是完全程序化的繁複的茶藝表演而已,非要扯上「道」,那也不過是發明、傳播茶藝之輩的生財有「道」罷了。

趙先生力圖說明日本繼承並發揚了中華文化,其實,我們更知道,那早已是彼文化非此文化也。日本人早已把漢文化融合進日本固有的文化,並形成了今天自己的國風文化。我們又何必非得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呢?宣揚「崖山之後無中國」,打擊的不過是國人的自尊心罷了。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420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