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逼中國說出這句話,只要一說出來必然爆發戰爭,該國必敗

自古以來,中國在外交上一直都是以謙謙君子示人,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周總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是個和平的大國,然而正因為這樣的和平態度,導致很多國家一再挑釁中國,認為中國的和平態度是軟弱,殊不知,中國並不是軟弱,而是力爭和平,如果和平的希望沒有了,中國必將強硬反擊。

中國有句古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句話在抗美援朝之前,周總理警告美國的時候說過,然而美國卻沒有當一回事,中國人民志願軍立馬入朝抗美。導致美國人的在韓戰上一敗塗地,更換主帥。

然而這句話依然不是中國最狠的一句話,中國最狠的一句話在新中國成立後說過三次,每次都引來中國對別國的反擊,而且一戰必勝。這句話就是「勿謂言之不預」——意思就是:別怪我事先沒告訴過你。

第一次逼迫中國說出這句話的是印度,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經濟發展很快,導致了印度總理尼赫魯野心膨脹,開始覬覦中國的領土,利用一系列下作的手段侵占了中國藏南的領土,中國曾多次交涉無果,最後忍無可忍。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出社評《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後一句話警告了印度政府: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可惜印度政府一意孤行,最後人民解放軍對印度進行了自衛反擊,兵鋒直指新德里。印度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第二次逼中國說出這句話的是所謂的老大哥「前蘇聯」,珍寶島衝突之前,前蘇聯多次派間諜刺探中國的情報,1967年7月3日新華社發表「就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人員在我國非法進行竊取情報的活動我國外交部向蘇修提出強烈抗議」,文章結尾處用「勿謂言之不預也」。接著就發生了珍寶島衝突,中國邊防軍一舉把擁有坦克等重火力的前蘇聯軍隊趕出珍寶島。

第三次逼中國說出這句話的是我們幫助過的越南,在越戰中趕走美國人的越南,自己的野心越來越膨脹,入侵柬埔寨想進一步擴大國土,成為南亞的小霸王,中國多次警告越南換來的是越南對我國邊境的入侵以及對邊民的殘害,中國政府非常氣氛,在鄧小平訪美之後,中國認為時機成熟了,鄭重警告了越南:《人民日報》1978年12月25日社論:《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最後寫到: 越南當局在反華的道路上已經走得夠遠了。勿謂言之不預。 接下來就是長達10多年的對越反擊戰,不僅把越南的野心打掉,還鍛鍊了各戰區的隊伍。越南也從此一蹶不振,經濟在沒有中國的幫助下一直沒有起色。

中國一直是個和平的國家,不願意與任何國家產生衝突,但是如果誰逼中國,就不會有好下場。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89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