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宮女悲慘境遇:被虐待如常便飯

少帥| 2017-08-19| 檢舉

明代宮女悲慘境遇:被虐待如常便飯貌能羞花、容能閉月的明朝宮廷美女們,她們所背負的殺戮和殉葬等等痛苦,於中國的歷朝歷代來說,應該算是最為深重的了。

明朝宮廷的大型選美,一般是在全國各地物色出13歲至16歲的淑女幾千人,通過層層選拔,最後選中的不超過一百人。這真是幾十萬里挑一啊,宮女們肯定是人間絕頂美女。

一入宮廷深似海

明朝宮女們一經選入宮內,便失去自由,大都是衣食菲薄,住所簡陋,終身苦役,不能與父母相見。繁瑣的禮節,森嚴的等級,不時的凌辱,幾乎無出頭之日。

明代宮女選妃場景

1、「提鈴」和「板著」之罰。

宮女們是被嚴格控制的。她們除了完成各種苦役之外,她們還要經常在知書女內官的教習下讀《女訓》、《女孝經》等書以扭曲她們的心靈。

宮女稍有違規者,將被處以「墩鎖」「提鈴」和「板著」。

宮女受刑

「提鈴」就是受罰宮女每夜自明宮德乾清宮門到日精門、月華門,然後回到乾清宮前。徐行正步,風雨不阻,高唱天下太平,聲援而長,與鈴聲相應,這是一般的。

「板著」就是受罰宮女面向北方立定,彎腰伸出雙臂來,用手扳住兩腳。不許身體彎曲,一直要持續一個時辰,即兩個小時左右,一般情況是受罰宮女必定頭暈目眩,僵仆臥地,甚有嘔吐成疾,至殞命的。

2、宮女生病無醫,自生自滅。

明朝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以證取藥。」宮嬪尚且如此,宮女自不待言。據《明宮史》載:

在金鰲玉橋西、欞星門迤北羊房夾道(今名養蜂夾道),有內安樂堂,「有掌司總其事者二三十人。凡宮人病老或有罪,先發此處,待年久方再發外之浣衣局也。」

這就是說,宮人得了病,或是年老了,要和有罪的人一樣,發到這裡,靠自己的生命力延續時日,或者等死。

宮女生病無醫,自生自滅

如果少數人偶被皇帝看中,地位略有改變,生得子女者尚能晉封,否則也只能幽閉深宮,了此一生。

3、死無葬所,火燒後屍灰填入枯井。

明朝宮女一生鎖閉深宮,供帝王玩弄、使役到死亡(包括各種死亡)後,如果不是有名的,都不會賜墓,而是火葬。火燒後將眾多屍灰一起填入枯井。

到了嘉靖年間,有一個貴嬪捐錢買了幾畝民地,宮女不願其屍灰入井的,則埋此地中。

死無葬所,火燒後屍灰填入枯井

據清人劉廷璣《在園雜誌》卷三說:「牆固壘壘,碑亦林立,……每於風雨之夜,或現形,或作聲,幽魂不散。」

清初的沈椿《宛署雜記》中說,宮女臨死時,都遺言不要把棺材埋得太深,她們認為埋得越淺越可以早些轉世投胎,重新過個有生命、有意的人生……

殘酷而悲愴的「殉葬」

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把變態殘忍的殉葬之風推向又一個高潮,妃嬪殉葬成為明初封建統治的一種制度(到明英宗朱祁鎮時被廢止),而且民間也深受影響。

明代皇帝死亡後,一些絕美的宮女,是被欽點「殉葬」的。據有關史料記載:朱元璋死以後有40個妃嬪殉葬,朱棣死時有30多妃嬪殉葬,明仁宗朱高熾(朱棣的兒子)執政不到一年,葬禮極為簡略,但是也有 7個妃嬪殉葬,明宣宗朱瞻基有10個妃嬪殉葬等。

殘酷而悲愴的「殉葬」

明史·后妃傳》記載一個民間少女郭愛被選入宮中僅20天,朱瞻基死了,她得知自己被列入殉葬名單之後,含淚寫下一首絕命詞:「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失吾親而歸兮,不足較也;慚余之不孝也,心淒淒而莫能已兮,則可悼也。」

《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記載明成祖朱棣死後明朝宮廷內逼宮人殉葬的情形:

宮女被殘忍處罰

等待殉葬的三十餘名宮女吃完飯後,被引入一宮殿,悽慘的哭聲震動宮殿。宮女們依次被送上木床,太監們將宮女的頭頸按入絲帶的套圈內,然後抽去木床,宮女在慘烈的掙扎中停止了更年期呼吸,一個個像伸著長長勃頸的雉雞一樣弔掛著。

待宮女們死定後,仁宗(朱高熾)親入「辭決」,「辭決」多麼「諡美」的詞藻啊。然後封這些怨寂的死屍為手術什麼貞惠妃呀、貞麗妃呀、貞淑妃呀等等。這是多麼的殘忍和虛偽啊。

反抗與「凌遲」殺戮

幽閉深宮的宮女長期堪忍受著明朝皇帝們變態和殘忍的虐待(包括肌體、苦役、體罰、性虐待等)。據史書記載,僅嘉靖帝笞楚虐待致死的宮女多達200餘人。

嘉靖二十一年,即公元1542年十月,飽受虐待,瀕於絕境的10幾名宮女以柔弱素手干出了一件古今中外都不曾有過的大事——勒殺嘉靖帝,此大案歷史上稱作「壬寅宮變」。

宮女遭殘忍殺戮

當時,由於宮女缺乏經驗,誤拴死結,沒有把嘉靖帝勒死。後來,這10幾名宮女都被凌遲處死。所謂「凌遲」,就是人們常說的「千刀萬剮」的酷刑。

宮女地位的低下,文獻夫妻上是從來不記載她們的名字的,惟獨此案有一個被剮宮女的詳細名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83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