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俄羅斯邊境即將滅亡部族,清朝時屬於中國,現在渴望回歸!

查坦部族位於蒙古國與俄羅斯接壤處庫蘇古爾省。天蒼蒼野茫茫,各種草原動物悠閒生活在這片凈土上,密密麻麻的針葉松林加上海拔3000多米的峰巒、終年不化的白雪,此處是人間仙境。圖為具體地理位置

目前,此處居住著不到400人的圖克哈人(蒙古語稱:查坦人)翻譯過來就是馴鹿人。查坦人與馴鹿為伴,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獨特的馴鹿文化,並且至今仍舊堅守著這一世界遊牧文明的珍貴遺產。圖為馴鹿文化

我國古籍中蒙古國境內查坦馴鹿人記載來源中國唐代的一位僧侶。從族源看,查坦人屬俄羅斯圖瓦民族分支,被認為是滿族人、蒙古族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在清朝乾隆年間還屬於我國領土,接受我國統轄。後清王朝垮台,陷入無政府狀態,成為無國籍民族。直到 1956 年,經中俄妥協,最終加入蒙古國。

目前,牧養馴鹿的查坦人約有50戶200多人,是世界上即將消失的部族之一。查坦人養鹿但一般不食鹿,他們把馴鹿當做家人。只有那些老死之鹿,他們才會將皮剝下來縫製衣服。那麼他們到底食用什麼?熊、黑豹、普通鹿都是他們捕獵對象。其中黑豹的毛皮售賣價格最高。圖為人與鹿和睦相處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家經濟危機令他們的境況惡化,使得查坦人背棄傳統生活方式。然而,查坦人傳統的馴鹿方式依然得以保留。圖為他們對馴鹿的熱愛

家庭和朋友對查坦人來說至關重要,甚至超越了事業與金錢價值。大部分查坦人在擁有足夠食物和生活用品的情況下,不願意去周邊的城鎮打工賺錢。他們有衣有食就當滿足。燃料是鹿糞。圖為他們的簡單生活

簡單的帳篷,外邊是用鹿皮圍成的幔子,內部陳設簡單。圖為帳篷

孩子們無憂無慮,他們的靈魂是如此純潔。圖為孩童

可怕的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生意人來此開發礦產和其他資源,讓查坦人的馴鹿多次面臨滅絕的危險。在1998年,馴鹿減少到600頭左右。隨著馴鹿數量的減少,很多查坦家庭無以為生,他們無奈地告別了傳統的遊牧生活。

近年,查坦人意識到旅遊業這個商路。正如查坦人所說:與其毫無準備被動陷入困局,不如積極主動把旅遊發展當作一個機會。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前往查坦地區旅行。他們開始渴望重新回歸中國「懷抱」,因為中國才是真正的旅遊大國,可以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無奈中間隔著的不僅僅是蒙古國,最重要的還是俄羅斯。

孩子和馴鹿就是朋友,不需要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圖片給人一種原始社會的純潔

馴鹿就像查坦人的孩子,室內可以隨便出入。圖為人與動物和睦相處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79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