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大軍為奪一要地,被打的慘敗,400年間此地都非漢族統治

宋朝,在世人眼中一直都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大多數人對於宋朝的第一印象就是軟弱無能,少了一份霸氣。

其實在宋朝的歷代皇帝中,有不少都懷有遠大的抱負,希望宋朝能夠在自己手中變得強盛,使四方臣服和敬仰。宋朝建國初期,太祖太宗兩代帝王就曾經多次北伐,想要滅掉北漢,再收復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的安危能夠得到真正的保障,可惜都以失敗告終,而之後的幾任皇帝也沒能完成他們先祖未竟的事業,就這樣,宋朝像一個全身赤裸的女子一般,暴露在遼國面前,也為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眾所周知,石敬瑭為了討好遼國,不僅對遼國俯首陳臣,還將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燕雲十六州都送給了遼國,使得中原大地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自此,燕雲十六州就被非漢統治長達400多年。所以早在宋朝建國以後,趙匡胤就曾率兵北伐,想要滅了北漢,再從遼國人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沒能成功。到宋太宗即位後,宋朝又開始準備北伐事宜。當時朝廷內部有很多人都認為繼承皇位的不應該是趙光義,而應該是趙德芳。宋太宗也是想通過這次北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並且告訴世人,他也是一個賢明的皇帝。就這樣,宋朝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

公元九七九年,宋太宗在國內集合了二十萬軍隊,準備出兵北伐。宋太宗覺得區區一個北漢,隨隨便便就能夠拿下,根本就不需要費多大的氣力。但是開戰之後,戰事進行地並不順利。宋朝的二十萬軍隊雖然一路挺進,但是在攻打北漢都城太原的時候,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宋兵攻打了好長時間,都沒能拿下太原城,最終只能重兵重重包圍了太原城。宋太宗見前線戰事不順,於是便決定御駕親征,他率領著在後方的軍隊,北上增援圍城的宋兵。

兩支部隊合在一起,四十多萬兵馬,密密麻麻,一層層地將太原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這一圍就是四個月,北漢的軍隊固守太原城,與宋兵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奈何宋兵人數實在眾多,反覆突圍失敗後,北漢最終投降,宋軍成功征服了北漢。宋太宗一下子就膨脹了,他覺得有這麼多兵馬在手,何不繼續北伐,趁勢拿下燕雲十六州。於是他不顧眾人的反對,立即決定一鼓作氣,完成千秋霸業。

其實宋太宗做出這個決定,也並不是盲目的。

第一,之前宋軍進攻北漢,遼國曾派兵前來幫助北漢,但是援兵被宋軍擊敗了,所以宋太宗覺得其實遼國也沒有那麼強。

第二,打完北漢後,宋軍有四十多萬的兵馬,而據情報顯示,燕雲地區,只有不到十萬的遼軍,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漢族人,如此懸殊的兵力,宋太宗覺得拿下燕雲地區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所以宋太宗讓軍隊稍作休整後,便讓四十多萬宋軍朝幽州城進發,但是四十多萬的宋軍卻在幽州城下吃了敗仗,宋太宗也是身負重傷。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深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當時宋軍已經連續作戰了四個多月,已經十分疲憊,不少將士都開始思念家鄉,只希望早日回到宋境,跟家人團聚,早已經沒有打仗的心思了。

第二,當時進攻北漢,因為地理原因,需要翻越很多山脈,所以宋軍只是帶了少量攻城的器械,正是攻城器械的缺乏,宋軍才難以攻下太原城,而且幽州城比太原城更加堅固,沒有攻城器械的宋軍根本不可能拿下幽州城。

第三個原因,則是糧草問題。四十多萬宋軍每天的糧草消耗量是巨大的,但是當時宋太宗在進攻北漢時,對於後勤問題並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這也為宋軍幽州之戰的敗北埋下了一顆炸彈。

第四個原因,是宋太宗太過輕敵了。宋太宗進攻北漢,再決定進攻幽州城,都是一時起意,他從心底里輕視遼國,主帥輕敵,在戰場上是兵家大忌。宋朝初期,宋軍的戰鬥力是十分強悍的,宋太宗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之前宋軍打敗過遼國的軍隊,所以他的心裡也就沒有將幽州城那不到十萬的兵馬當作一回事。

幽州城的守將是韓德,面對人數眾多,來勢洶洶的宋軍,他果斷地將所有兵力都撤回幽州城,打算死守。宋軍到達幽州城下,便立即展開猛攻,可是因為攻城器械的缺乏,根本就拿不下幽州城。面對高大的城牆,宋太宗無奈之下,只好再使出了老辦法,他讓宋軍將幽州城團團圍住。其實如果當時宋太宗能夠故意留一條遼軍撤退的路,或許這幽州城就拿下來了。但是宋太宗卻是將幽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城內的守軍見沒有辦法出去,也就只好硬拼。

當宋軍圍困幽州城的消息傳到遼國皇帝耳中後,遼國皇帝立即召集大臣,商量該怎麼辦。經過一番討論後,遼國最終決定捨棄幽州城。為了幫助城內的守軍突圍,遼國派出了七萬大軍,由耶律休哥等人率領,增援幽州城。遼國為了第一時間趕到幽州城,所以派出的都是精銳的騎兵,戰鬥力非同小可。當遼軍到達了幽州城外後,因為不知道宋軍的實力到底怎麼樣,所以耶律休哥親自率領著三萬遼軍,主動出擊。

當時宋朝的軍隊因為打了太久的仗了,士氣早已是十分低落,宋太宗為了鼓舞士氣,便親自率軍迎戰。宋太宗坐在鑾駕里,好不氣派,但是這也給他惹來了大麻煩。當耶律休哥看見宋太宗的鑾駕後,欣喜若狂,這可是殺死宋朝皇帝的好機會啊,於是他便立即率領著三萬騎兵朝宋太宗的鑾駕猛攻過去,兩軍立即廝殺在一起。混戰中,宋太宗被一支箭射中,翻身落馬,宋軍一看自家的皇帝都受了重傷,士氣更加低落,面對遼軍的鐵騎,他們再也支撐不住,宋軍潰敗而逃,宋太宗也被部下救起,狼狽地撤退了。

耶律休哥還讓士兵一人舉兩個火把,遠遠看去,就好像有一二十萬人馬。宋朝的將領果然中計,他們認為遼軍人數眾多,於是立即放棄了反攻,而是讓軍隊繼續南撤,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52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