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淵
李淵(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在玄武門之變後,被迫將皇位傳給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為貞觀之治打下了基礎。635年病死,享年69歲,諡號太武皇帝,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葬在獻陵。朝代故事:玄武門之變。
唐太宗 李世民
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他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617年,李世民隨父親、劉文靜起兵反隋,攻入長安,並且滅隋。李世民被封為秦王。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病死,享年50歲,諡號為文皇帝,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今中國陝西禮泉縣東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貞觀之治。
唐高宗 李治
高宗 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十七年(643)立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歲,諡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葬於乾陵。
唐中宗 李顯
中宗(為武后所廢) 李顯(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被毒殺,時年44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葬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龍泉山上)。
唐潤宗 李旦
睿宗(為武后所廢)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時間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為唐高宗李治,母為武則天,唐中宗是其兄長。享年54歲,諡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葬於橋陵(今陝西省蒲城縣北之豐山)。
武則天
武周(690年—705年),則天順聖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取意;日月當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國號為周,她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死後,她把持朝政。69(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洛陽為神都,國號為周,史稱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時發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享年81歲,葬於乾陵。
李淵怎麼退位的
唐朝建立後,李淵當上皇帝,成為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都在摩拳擦掌為了皇位相互較量著。最終,隨著爭鬥愈演愈烈,玄武門之變發生了!
玄武門之變,一場手足相殘的慘劇,公元前626年由李世民發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慘劇隱藏在種種史料典籍的字裡行間,陰冷刺骨。當年,一個擁有著赫赫戰功和眾多勇將謀士的秦王李世民,足以讓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如坐針氈。隨著雙方鬥爭的愈演愈烈,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
武德九年6月4日(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李世民與早已買通的李建成心腹——玄武門禁軍守將常何內外接應,自己則率領尉遲敬德等人埋伏於玄武門內。這天一早,李建成、李元吉準備好一起去向父親李淵狠告一狀,期望削減李世民的勢力。不過,就在前一晚,李世民已通過安插在太子身旁的耳目,對他們的動向了如指掌。當李建成、李元吉兩人騎馬行至玄武門附近時,隱隱感到氣氛不對,撥馬便回。這時李世民躍馬衝出,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還沒來得及逃走,也被敬德殺死。當東宮的太子黨羽們領兵前來解圍時,一切都太遲了,他們的首領已經暴斃,首級也被砍下。
此時,皇帝李淵正在玄武門附近的後宮海池內泛舟遊樂,只見尉遲敬德來報:太子作亂,已被秦王誅殺。大驚之下,李淵立即下令所有軍國大事一律交給秦王李世民處理。不久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同年八月,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寶座。
玄武門事變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的計劃太緊密了,當時李世民肯定是做了完全的準備,是絕對不可能讓李淵知道的。而玄武門事變發生在626年,那時候李淵已經六十歲了,在古代那已經算是高齡了,所以在那個年紀下不知道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在玄武門事變中李淵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而李元霸明顯沒有做皇上的能力,他總不能將李世民殺了吧。那樣的話,大唐就真的不會是李家的天下了。而且李世民在太原戰役等戰役中都打仗打的特別好,群眾基礎廣泛,年輕力壯。
李淵退位是不得已,當時他已沒有能力控制了。李世民殺掉了李建成,收服了其中一部分追隨者,加上李世民本來的實力。說白了李淵不退位,李世民也不能就這樣等著李淵死的再即位,一不做二不休,其實差不多就是逼宮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