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剽悍的一支軍隊:連續擊斃法日軍隊主將,首領被推選為總統

劉永福( 1837- 1917年) , 清末愛國將領, 字淵亭, 本名義, 廣東( 今廣西) 欽州人。劉永福於1866年( 同治五年) 創建黑旗軍, 助越抗法十多年, 堪稱「北圻之長城」。1873年( 同治十二年) 和1883年( 光緒九年) 兩度應越南政府約請率部抗法, 前一次斃法軍統領安鄴, 後一回斬法軍統帥李威利,取得震動中外的羅池、紙橋大捷, 被越王封為三宣提督。中法戰爭中, 又大敗法軍, 取得左育、宣光、臨洮大戰勝利。中法戰爭結束後, 中法政府經多次交涉達成協議, 以黑旗軍回國換取法軍從澎湖撤走。劉永福應召回國, 1886年任廣東南澳鎮總兵, 1894年( 光緒十二年) 邦辦台灣防務, 渡台抗日, 駐守台南, 被尊稱為「百年前的抗日愛國英雄」。

為加強曾於1874年( 同治十一年) 遭日軍侵犯的台灣的防衛, 1894年6月24日, 承准閩浙總督譚鍾麟轉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電奉上諭:「南澳鎮總兵劉永福, 著譚鍾麟飭令酌帶兵勇前往台灣, 隨同邵友濂辦理防務, 欽此。」劉永福在南澳鎮總兵府接「聖旨」後, 接著把南澳總兵印,移交給繼任者英順。

劉永福先趕回廣州燕塘舊居,布置招募舊部將士4營2000人的事宜, 然後趕回南澳備戰訓練, 將改撥給他的1000潮勇( 分作兩營) 和「僅存三百餘人」的黑旗軍帶到島南臨海的雲澳北帝廟, 插旗( 黑旗軍七星旗) 宣誓。

劉永福高聲說道:「兄弟們, 28年前在廣西歸順州安德北帝廟, 200多名兄弟推我為『義哥』, 祭旗誓約,成立了黑旗軍。事後, 在越南打法國仔, 打到番鬼亡魂喪膽, 黑旗軍威震天下。如今, 日本仔犯我中華, 對台灣虎視眈眈, 為保衛台灣, 我們擴充了黑旗軍。今日, 我們又在海島的北帝廟前祭旗誓約, 這是歷史的巧合。現在, 我們在此宣誓:『有黑旗軍在,就有台灣在! 』」

拒任總統一職

台灣巡撫唐景崧於1895年內渡。在唐景崧出逃、台北陷於敵手的情況下, 台南抗日紳民多次推擁劉永福繼任「總統」, 劉永福堅決拒絕。他說:「吾中華統一疆土, 豈容分割? 」1915年, 由劉永福口述、黃海安撰寫的《劉永福歷史草》( 見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的《中日戰爭》) , 記載了劉永福三次拒授「總統」大印的史實:

至6月間, 台南各界大集公民大會, 到會者數千人, 集議公推劉永福為台灣民主大「總統」, 眾皆贊成。議決, 即鑄銀印一顆, 文曰「台灣民國總統之印」八字。鑄就, 各界代表邀集3000餘人, 將印送與劉永福, 並說明全台各界數百萬生命,公意舉他出任「總統」。再過兩日,各界委派代表耆老等, 又將印送與劉永福。又過三日, 代表們再行送印。劉永福每次皆慷慨陳詞, 說明原因。

第一次, 劉永福說:「爾等眾百姓公舉我做『總統』, 送印而來,可以不必多此一舉! 此印不能打得的, 無論如何均要打贏, 方可完全領土。今日之事, 軍事也, 土地之存亡, 人民之關係, 千鈞一髮, 甚宜注意。其實事在將兵互相得力, 咸皆用命, 或者易亡而存, 轉危為安, 從此上國衣冠不淪夷狄耳。區區此印, 無能為力⋯⋯請將印帶回銷之可也。」

第二次, 劉永福說:「前次送來, 吾已不受, 今又何勞諸君耶? 夫勢如斯, 情同騎虎, 朝廷忍舍錦繡山河又不願置數百萬生民於不理。今諸君送此印來, 無非欲保自家,固土地, 不甘為蠻夷牛馬而已。誠宜決意抵敵, 務須互相協力, 籌軍餉, 為第一著緊要之事⋯⋯吾在越國時, 三次與法逆交兵, 一戰而法附馬安鄴授首, 再戰李威利分屍,三戰而法全軍焚滅, 共計法兵死者不下萬人⋯⋯彼時並無『總統』印綬, 不過奉命討逆將士用命而已,印何為哉! 」

第三次, 劉永福說:「你送印交我, 更不能做事矣。爾們回去, 那系有銀幫銀, 有錢幫錢, 無錢幫米, 無論多少均善; 至其無錢米之人, 則要幫力, 我須用人出力, 則相幫之至。」

劉永福三次拒任台灣「總統」,堪稱「中華民族反『台獨』的先驅」,為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為了更有力地展開抗日鬥爭, 事後不久, 易順鼎等人與劉永福商議, 台南文武百餘人並集,於6月29日歃血同盟, 公推劉永福為盟主, 主持抗日鬥爭, 並發布了《抗倭盟約》。在盟約中, 劉永福說:「嗚呼! 為大清之臣, 守大清之地, 分內事也, 萬死不辭, 一時千載, 縱使片土之剩, 一線之延, 亦應保全, 不令倭得。」充分表達了劉永福對台灣的深情和抗日保台的決心。

血戰八卦山

台北失守後, 日軍步步進逼, 依靠優勢兵力攻占了台中等地。劉永福預料一場大戰即將到來, 於是將部隊重新部署。以黑旗軍統領吳彭年為前敵總指揮, 守將孔憲勇、王德標、王德勝、羅樹勛、羅汝澤、李繼義、沈福山、劉成良等, 各率所部扼守彰化等地重要陣線; 義軍首領吳湯興、徐驤、李士炳、湯仁貴等, 各率所部堅守八卦山陣地及往來接應; 知府黎景嵩, 率義軍兩營守彰化城; 劉永福自領親兵營與劉成良的福字常勝軍及數營義軍守台南及茅莊一帶。

彰化地勢平坦, 城東的八卦山是惟一的屏障。8月26日, 日軍能久親王和參謀長鮫島、旅團長山根信成率部從台中出發, 開抵大肚溪北岸, 隔溪偵察八卦山黑旗軍陣地虛實。黑旗軍用望遠鏡發現, 立即發炮轟擊, 山根信成及緒方中佐等官佐中彈, 傷重斃命。日軍惱羞成怒, 次日黃昏, 日軍大隊強渡大肚溪, 義軍首領徐驤等部利用夜幕, 突然襲擊, 殲滅了不少敵人。日軍逼近大肚溪南的菜光寮時, 吳彭年左手握槍, 右手掄大刀, 率黑旗軍奮力抗擊。28日拂曉, 日軍大隊人馬繞道偷偷摸到八卦山的背後, 雙方展開激烈爭奪戰, 義軍吳湯興、湯仁貴、李仕炳和沈福山等將士壯烈殉國, 日軍占領了山頭。吳彭年望見八卦山頂插了敵旗, 知那裡陣地已失, 立即親率七星隊———黑旗軍的敢死隊馳往援救。半路上會合從山上退下來的義軍, 又像猛虎一樣衝上山去, 沖在最前面的林鴻貴率領黑旗軍一個小隊,與敵肉搏, 全部犧牲。吳彭年率七星隊300餘人, 一路直上, 銳不可擋, 終於奪回了山頂陣地。日軍依靠兵力和火力優勢, 將七星隊層層圍住, 四面環攻。我軍浴血奮戰, 吳彭年多處負傷, 和七星隊戰士帶傷力戰, 最後全部戰死在八卦山頭, 實踐了吳彭年「寧死不放神聖海疆台灣」的誓言。

八卦山阻擊戰, 是劉永福領導抗日保台鬥爭中最為壯烈的一場戰鬥。此役, 擊斃日本號稱最精銳的近衛師團1000餘人, 打死少將山根信成。在這場悲壯的血戰中, 義軍首領吳湯興中炮犧牲, 黑旗軍統領吳彭年英勇戰死, 劉永福黑旗軍的精銳七星隊300餘人也壯烈殉難, 彰化失守。1965年, 當地農民在犁地時發現一個埋有600多具屍骨的墳塋, 經鑑定, 這些屍骨均為當年戰死的將士, 於是台灣人民在八卦山上建立了一座抗日紀念公園,以緬懷英烈。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39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