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最後三集(第42—44集)的主要劇情,即四死二生。
何謂四死?先是允祥吐血而死,繼而弘時被雍正賜死,再是允禩被圈禁而死,引發雍正服丹暴卒。
而二生呢?隆科多險被弘時滅口,被雍正夜探刑部大牢保住。曾靜鼓搗岳鍾琪反滿,和雍正合作完《大義覺迷錄》後,給放了。
至於老十四的女人喬引娣,被雍正強制陪了六年八個月二十天,最後二月發生了情感戲,也被送走了。對於喬引娣,電視劇沒有二月河在小說《雍正皇帝》中表現得悲催。小說中,雍正還是皇子時,微服私訪,和一可憐女子產生感情,野合有了身孕,生下了後來的喬引娣。雍正繼位,在老十四處看到長得像老情人的喬引娣,強要去了,日久生情。孰料,受寵封妃的喬引娣省親,終於發現了這一段孽緣。最後二人都自殺。電視劇來得簡單,少了那一段亂倫的醜聞。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與喬引娣
當然,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喬引娣都是虛構的,虛構通過她的眼睛,看到雍正如何「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成為天下老百姓離不得的好皇帝。
這說不清的情事,不是本文要細談的事情。本文要談的是電視劇為何把歷史上雍正時期幾個關鍵人物的生死,全部翻盤了。
2
先說雍正最得力的幫手允祥的死。
康熙第十三子允祥,雖與四哥雍正同父異母,但比一奶同胞的兄弟要親(雍正與老十四允禵同母生,卻是政敵,允禵投靠了老八,自己也在伺機而爭)。在康熙駕崩第二天,入承大統的雍正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受命總理戶部掌管全國財政。胤祥迅速成為台柱,對雍正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
胤禛與胤祥江南籌款劇照
雍正對這個弟弟,評價很高:「朕弟怡賢親王,天資高卓,穎悟絕倫。如禮樂射御書數之屬,一經肄習,無不精妙入神,為人所莫及……而王自謙學力不充,總未存稿。是以王仙逝後,邸中竟無留存者。」「(怡親王)贊襄於密勿之地者,八年有如一日,王之懿德美行,從不欲表著於人,而人亦無從盡知之。」
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積勞成疾地允祥病故,令享太廟。雍正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3
再說雍正第三子弘時的死。
對於弘時的人生經歷,史書介紹得都很簡單。《清史稿》說「弘時,雍正五年以放縱不謹,削宗籍,無封」,沒有專門的詞條。《清皇室四譜》記載是:雍正「皇三子弘時……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年二十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即位,追復宗籍。」清朝玉牒中也一些記載:(雍正)「第三子弘時……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時生。母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燁之女。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嫡妻棟鄂氏,尚書席爾達之女。妾鍾氏,鍾達之女。妾田氏。」
至於弘時如何「放縱不謹」,史料沒有寫明。而在《雍正王朝》中,弘時是張廷璐科考舞弊案的主犯、八王議政逼宮的主要參與者,夥同隆科多企圖兵變奪位,甚至派幾路死士追殺為雍正辦差的皇四子弘曆。劇中的雍正說,為了信守對先帝的承諾,不會因允禩(阿其那)亂政、逼宮就殺了兄弟,但為了保證弘曆順利繼位、不生宮變就必須殺了兒子弘時。
雍正曾因「一個父親的私心」,害了弘時
弘時的死因和罪行是什麼,是否真的投靠允禩逼父殺弟,都不見史書記載。但根據當時雍正終極打擊八爺黨,在「塞思黑」允禩、「阿其那」允禟慘死幽所後不到一年,也不明不白地死於幽所,足見弘時與一直覬覦皇位的八爺黨,有著很大的關聯。
雍正前後生育十子四女,至其繼位時,只存活了弘時、弘曆和弘晝三人。這無疑是雍正一生的痛!如果不是弘時悖逆枉法,已是瘋狂至極,雍正斷然不會對他痛下殺手!
不論情形如何,史料都載明了,弘時死於雍正五年(1727)八月。此時的允祥,還活得好好的。
4
再說允禩的死。
允禩是雍正一生最強勁的政敵,很有能力,善受人心,但藏得深,素有「八賢王」的美譽。
雍正上位後,將八弟改名為允禩,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為總理王大臣,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清史稿》對於雍正如何懲罰爭位對手允禩,是這樣寫的:雍正四年正月,皇帝御西暖閣,召諸王大臣暴允禩罪狀,略曰:「當時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傷聖祖之心……朕念允禩夙有才幹,冀其痛改其非,為國家出力,令其總理事務,加封親王,推心置腹。三年以來,宗人府及諸大臣劾議,什伯累積,朕百端容忍,乃允禩詭譎陰邪,狂妄悖亂,包藏禍心,日益加甚……允禩自絕於天,自絕於祖宗,自絕於朕,斷不可留於宗姓之內,為我朝之玷!謹述皇考諭,遵先朝削籍離宗之典,革去允禩黃帶子,以儆凶邪,為萬世子孫鑑戒。」
電視劇炮製了一場允禩導演的「八王議政」戲,向雍正逼宮
雍正四年「 二月,授允禩為民王,不留所屬佐領人員,凡朝會,視民公、侯、伯例,稱親王允禩。諸王大臣請誅允禩,上不許。尋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牆。宗人府請更名編入佐領: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薩保。六月,諸王大臣復臚允禩罪狀四十事,請與允禟、允禵並正典刑,上暴其罪於中外。九月,允禩患嘔噦,命給與調養,未幾卒於幽所。諸王大臣仍請戮屍,不許。」
被宗人府圈禁的允禩,死於雍正四年(1726)九月。這個時間點,則在弘時死前一年、允祥死前四年。
劇中,允禩借弘曆受封寶親王,來激憤弘時陰謀奪儲,也是子虛式杜撰。允禩死後六年、弘時死後五年,即雍正十一年二月,弘曆才被封寶親王,同時受封的還有皇六子弘晝為和親王。
5
允禩死後近九年,雍正才駕崩。
《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1725)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
雍正畫像
《清史稿·世宗本紀》寫道: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上不豫。戊子,上大漸,宣旨傳位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己丑,上崩,年五十八。」
雍正的死,也是一個謎。因史料記載不明,故而有中風而亡說,有呂四娘刺殺說,有吞藥縱慾說,有金丹中毒說,有勤政累死說……二月河還加了一條,與親生女喬引娣亂倫,羞愧自殺說。
電視劇採用了最具說服力的金丹中毒說,因為有不少清宮檔案和專家研究作證。但是,劇中安排允禩的死,是前兆和酵母。太監總管李德全報告允禩死於幽所,留下一封書信,在鐵屋子裡吶喊,最佩服的人是雍正,致使雍正成為了憂傷的孤家寡人,當晚精神恍惚,服食丹藥暴卒。
6
至於隆科多,最後真的被雍正放過了嗎?
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雍正的繼位,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是其死黨,功不可沒,故一同晉升為太保。隆科多作為雍正朝第一任首輔,襲爵一等公,兼拱衛京師的步軍統領,掌管吏部。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銓選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經奏請,任意挑選,時稱「佟選」。
隆科多劇照
年羹堯獲罪被殺。雍正開始清洗「寵遇日隆」的隆科多,先是削職,繼而抄家,直至囚禁暢春園,雍正六年(1728)六月死於幽所。也就是說,雍正在允禩、弘時相繼死後,並沒有放過隆科多。
而曾靜一案,被查時是雍正六年。七年九月,雍正帝將與曾靜問答之詞,編為《大義覺迷錄》,派大員帶領曾靜到江寧、杭州、蘇州等地,進行宣講,對呂留良、胤禩輩言論,進行批駁揭露。十月,曾靜被免罪釋放。這件事,雖與允禩為首的八爺黨被貶有關,但發生在允禩死後,而非劇中設計在允禩死前。
7
觀眾還會發現,與雍正、允禩都密切相關的一個人:允祉的命運,也被電視劇錯置顛倒。
劇中,雍正對三哥允祉,還是挺尊重的。雍正公示曾靜案情處理結果時,允祉站在既定儲君、即將監國的弘曆之前。
而在歷史上,誠親王允祉,也是雍正重點打擊的對象。雍正即位後,以其與廢太子向來和睦為由,發配遵化馬蘭峪守護景陵。雍正二年,允祉世子弘晟獲罪,被削世子位,成為閒散宗室。
三哥允祉向四弟雍正稱「臣弟」,也是《雍正王朝》的一大發明
雍正六年六月,胤祉向蘇克濟索要賄賂,遭人彈劾,雍正責其無人臣禮,議罪被奪爵,囚禁自己府邸。後降為郡王,把罪加在弘晟身上,囚禁宗人府。雍正八年二月,允祉被重封為親王,卻在五月允祥喪禮上,遲到且無憂傷,遭其十六弟、莊親王胤祿等彈劾,下宗人府議罪。雍正命奪他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直至十年閏五月病逝幽所。
雍正處理曾靜一案時,允祉已被降爵圈禁,不可能出現在朝堂左側首席,作為領班王公大臣。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3156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