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神話修改成正史,被朝韓兩國供奉的活了1908歲的神人

第一次聽到「檀君」這個名字,是在小時候玩《地球帝國2》的戰役模式,關於韓國的戰役劇情第一篇便是講了在朝鮮半島上一個叫做「檀君」的部落首領是怎樣反抗來自北方的燕國軍隊,爭取民族獨立的!

可見連遊戲的開發商都知道「檀君」只是出現在「箕子朝鮮」之後的一個部族首領。而箕子朝鮮是《史記》、《漢書》和《尚書大傳》中記載的最早出現在朝鮮半島上的第一個歷史王朝。即便朝鮮半島早期的歷史文獻《三國史記》都承認並肯定這個說法。那麼這個「檀君」和「檀君朝鮮」又是從何如來呢?

這個傳說第一次出現在高麗國僧人、文學家——一然和尚編寫的野史《三國遺事》上,成書時間大概在南宋滅亡那個時間段,在書中向人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動人」的傳說:「太陽神桓因的兒子桓雄(裴勇俊在《太王四神記》飾演過此人思凡,在太白山建立了倍達國,在一個山洞遇到了一隻老虎和一頭熊,後來熊在他的指導下成功變成一個女人,跟恆雄結合生了一個孩子叫王儉,便是後來的檀君。檀君曾經派太子扶婁指導大舜治理洪水,他在位1500年,後來遇到東渡朝鮮逃難的箕子,便將王位傳了他,也就有了後世的箕子朝鮮,又活了幾百歲的檀君,變成了山神,享年1908歲。」(PS:我都要寫不下去了)當然,一然和尚編撰這個神話目的是為了給當時的高麗國君臉上貼金,因為高麗國的大王們,都姓王,藉此還證明他們的王位合法性和血統的高貴性,神化王氏高麗!

還有一點就是跟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和南宋交往甚密的高麗臣服在蒙古的鐵蹄之下,為了維護王氏家族在朝鮮的統治地位,高麗不得不請求和蒙元聯姻和親,所以高麗歷史上很多后妃命婦都是蒙古皇室,一言不合就告御狀,甚至隨意廢黜高麗國王,修改官制,經濟盤剝,還索要處女和婦女,弄得高麗民間怨聲載道。尤其是蒙元先後兩次征討日本,高麗人民被迫充當僕從工匠,積怨更甚!這種傳說對激揚民族精神,反抗蒙元暴政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蒙元滅亡後,高麗貴族不自量力,認為新建立的大明政權在東北鞭長莫及,便派出大軍在李成桂的帶領下,妄圖侵占遼東地區!但深知時務的李成桂在威化島停滯不前,深思熟慮後帶著軍隊回京,發動兵變控制大權,再廢除兩個傀儡國王后,李成桂黃袍加身,並向大明政權主動稱臣上貢。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李成桂也玩起王氏高麗的老把戲,稱自己受命於天,也是檀君的子孫。明清更迭後,李氏朝鮮又不得不侍奉清朝,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又興起了「檀君熱」。

而朝鮮半島的近現代史跟中國一樣揪心,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迅速走向侵略擴張的道路,而隔海相望的李氏朝鮮首當其衝,中日甲午戰爭,滿清的戰敗,讓藩屬國朝鮮走向亡國滅種的深淵。危機讓人們圖強自保,而「檀君」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有了廣泛的社會民眾基礎。周旋在大國間的李氏朝鮮雖然在1897年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但實際上日本還是太上皇。朝鮮高宗為了動員民眾參加反日復國鬥爭,將年號改成了「檀君紀元」(雖然韓國政府在1962年用公曆取代「檀紀」,但民間還有沿用的事例),並把檀君建立國家的農曆10月3日(現改為公曆10月3日)定為「開天節」,舉行盛大活動祭祀檀君。

隨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經濟在七十年代迅速騰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瞬間爆棚,而韓國的史學界引發了一場空前大討論。對於「大韓民族主義者」來說,主張將「檀君」寫入歷史教科書,從1990年開始「檀君王儉建立古朝鮮」就被寫入韓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國史》中,而且韓國「歷史學者」們,根據「史籍」(歷史小說《桓檀古記》,這是部成書於1911年)、遊記小說、評書等文學作品加工整理出所謂的「古朝鮮」歷史,包括根本不存在的桓國(國土東西兩萬里,南北五萬里···)、倍達國檀君朝鮮。為了將神話傳說改寫成歷史,韓國「在野歷史學家」們也絞盡腦汁,將神話中出現的「桓因」、「桓雄」、「檀君」這些人名分別說成是桓國倍達國檀君朝鮮等國家對其君主稱號。還對外解釋稱檀君統治朝鮮1500多年,實際上是王儉及其後人用「檀君」這個稱號統治朝鮮,來佐證古朝鮮歷史的真實性,是有據可查的!而且這麼算古朝鮮還早於我們的中華文明。(呵呵)

讓人蛋疼的不止這些。雖然,一然和尚在書中指出太白山是位於朝鮮半島的妙香山,但是在別有用心者和民族主義者的篡改下,硬說他們傳說中的太白山就是我們東北的長白山,並且把東北視為所謂的「古朝鮮」的疆域,把出現在長白山附近的部族都說成是他們古朝鮮的後裔,高句麗國(跟他們的高麗沒一點關係)也好,靺鞨、契丹、女真都被視為是他們檀君的後人,所以在電影《太極旗飄揚》中張東健飾演的男主說出那樣的混帳話!▼

而像《朱蒙》(高句麗國建立者)、《大祚榮》(粟末靺鞨領袖、渤海國的建立者)這樣冒認祖宗,醜化中國的偽歷史劇也在不斷秀他們的下限!(下面的配圖是《神機箭》中朝鮮世子的屁話)

而且又把中國的神話「三皇五帝」穿插其中,並且將蚩尤稱為「天皇」,認定蚩尤是古朝鮮倍達國第十四代桓雄(國君的稱號)朝鮮名:慈烏支,並且說中國篡改歷史,涿鹿之戰是蚩尤的勝利,將大韓民族先進的文化傳承給了中華文明?還特意出了本叫做蚩尤天皇的書來佐證。

由於蚩尤是倍達國的桓雄(國君),他的留在中原的民眾被我們稱呼為九夷族(強加給東夷民族跟古朝鮮的聯繫)。在「大韓民族主義者」眼中,他們「倍達國」和後來的「檀君朝鮮」的地圖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讓我們把目光接著回到「檀君」身上!為了將檀君朝鮮的神話坐實為正史,朝韓兩國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朝鮮學者們多次刊報撰文證實「檀君實有其人,其墓在平壤」。在1993年9月更是發現檀君遺骨,經過實驗室測定,「認定是5011年前之遺物,遂斷定檀君骨骸」,1994年新建的檀君陵竣工,從此南北韓史學界皆承認檀君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表示將重新構建朝鮮民族史系。

所以1994年一部奇書橫空出世——《大朝鮮帝國史》作者叫做金珊瑚,本著雷死人不償命的創作精神和作者腦洞巨大的歷史觀。顛覆性的把原有的中日古朝鮮三國關係全盤打亂,引起中國和日本的反感。

例如《大朝鮮帝國史》中韓國學者認為的他們的「三韓」(辰韓、馬韓、弁[音通便] 韓)時代(對應我們的兩漢三國時代)的地圖,連日本都不放過▼

而真相是▼

而歷史上的檀君,應該出現過,只是個有些影響力且土生土長在朝鮮半島上的先民部落酋長而已。

個人認為朝鮮半島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國家,大多數都是作為周邊大國的藩屬附庸,他們的文化和民俗習慣都是直接或是間接源於中國,即便是現在朝鮮半島也是大國對弈的棋子,從來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尤其是韓國在薩德問題上表現出來的首鼠兩端),所以就不斷的抄襲、剽竊別國文化甚至是篡改他們和周邊國家的關係歷史。只能說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沒有自信的表現。最多只能在文化領域和偽歷史影視作品中,做著「強國大邦」的幻夢罷了。當然他們沒有「睡到自然醒」的權力,夢境的長短還得看美國人什麼時候抽醒他,僅此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243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