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古代奇葩的漢字
很有趣
但古人的大腦洞不僅表現在那些漢字上
也表現在姓氏上
這從姓氏的起源與發展就能看粗來
▼
早在母系社會就有了跟母親的『姓』,所以『姓』字是『女』『生』,而男生的就叫『氏』,比較省事。
夏商周三朝,男生翻身進入父系社會,改了遊戲規則,無論男女都隨父『姓』,而用『氏』來區別身份貴賤,規定貴者才有氏,男生們也依然習慣稱氏不稱姓。
秦漢時期,乾脆把『姓』『氏』合二為一,從此統稱『姓氏』或『姓』。
知道你們都木有耐心看上面這段
那就直接拉幾個大V暖暖場吧
看看古人的 姓 and 氏 都有神馬花樣
▼
浪漫主義辭賦的太爺爺、楚國傑出愛國青年
屈原
並不姓屈
看過《羋月傳》的都知道
屈原本來姓羋,按規矩該稱羋原
為啥會叫屈原呢?
因為他死得太憋屈
因為他祖先被分封在屈邑,後代就以封地為氏
先秦男子通常稱氏不稱姓
同樣的還有孔子不姓孔,姓子氏孔,尊稱孔子
孟子不姓孟,姓姬氏孟孫,尊稱孟子
▼
高級土木工程師、DIY動手達人
魯班
並不姓魯
他姓公輸,名班
因為是魯國(山東曲阜)人,就稱為魯班
翻譯就是,哎,那個叫班的山東漢子啊!
▼
一代哭星、著名邊塞防禦建築摧毀磚家
孟姜女
並不姓孟
『孟』是古代兄弟姊妹間的排行之字
老大常叫伯或孟、老二為仲,老三稱叔,老小是季
『姜』才是她的姓
祖先炎帝生於姜水,後代以水命姓為姜
完美符合她有足夠淚水哭倒長城的人設
她這姓名連起來意思就是
『姜家大姑娘』
馬甜甜現學現賣小課堂
提問:為什麼孔子又叫孔老二?
答:因為他老人家字仲尼
看見『仲』了沒,老二
▼
華人圈最知名造字員、碼字員
倉頡
並不姓倉
他姓侯剛,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許多子孫不姓侯剛
而姓史
因為倉頡曾給黃帝做過史官,創造了文字
後人就以官職為姓,紀念先祖
▼
以上四位大咖的姓或氏
基本來源都是封地、居住地、國號、官職
我泱泱大中華古往今來兩萬多個姓氏
(《百家姓》只收錄了四五百個北宋常見的姓氏)
還有些好單純毫不做作
和外面的妖艷姓氏不一樣的姓氏
比如走極簡風的
▼
一
丨
這倆字做姓的時候都讀一
從前日色慢、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能愛一個人卻可以逛青樓的一
一姓的後宮團陣容灰常強大
合稱『中華姓氏數字天團』
▼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五不同於伍,六不同於陸)
零、百、千、萬、億、兆
它們做姓氏完全照搬數字的讀音
要是取個二不二、三胖金、四大美女之類的名字
也是輕輕鬆鬆過目不忘
▼
柴、米、油、鹽、醬、醋、茶
酸、甜、苦、辣、辛、咸、淡
柴米二姓還不算太冷僻
五代有後周世宗柴榮、北宋有書法家米芾
但要是其他的姓氏
兩人走馬路上打個招呼可能是這味兒的——
『嗨,醬豆腐,早啊!』
『喲,酸辣土豆絲,你也早啊!』
▼
虎、龍、蛇、鶴、熊、狐、鮑、駱、鹿
貓、羊、馬、牛、雞、鵝、猴、狗、豬
(猴不同於候、侯,狗不同於苟,豬不同於朱)
美少女們都愛的貓星人也是姓氏
不過它到底是不是『虎』姓的別稱還得再考證
開心就好嘛
說回來動物姓氏取名稍不留神就怪怪的
比如取個豬皮牛肚羊蠍子、雞翅鵝肝狗不理
一天得被吃一百八十回
要是和前面的調料姓氏聯姻還能直接開館子
醬雞氏、咸鵝氏、辣牛氏。。。
生意準保不會差
▼
梅、蘭、竹、菊、松、楊、柳、桃
桂、槐、李、杏、花、葉
歡迎來到姓氏植物園
這裡和上面姓氏動物園可以買張聯票
但注意,遊園途中不要隨意開門下車
尤其是帶著老媽老公一起的時候
▼
紅、橙、黃、綠、青、藍、紫
赤、朱、白、黑、烏、墨
感謝這些姓氏對中國繪畫史的貢獻
有他們的地方就是人間天堂自帶光芒
姓這些的黃公望、藍瑛、朱耷(八大山人)
甚至是名字裡帶這些字的齊白石、陳丹青
個個都是畫壇巨師
▼
神、仙、潮、帥
羨慕嗎?
人家生個女兒就是100%真•女神、真•仙女
生個兒子就是100%真•帥哥、真•潮男
羨慕也沒用
▼
鬼、怪、喪、殺、死
窮、胖、尿、臭、丑
可能這些小孩不是親生的
破解的方法是取名為
胖不起來、死不掉、怪我太美咯
▼
金、木、水、火、土
傳說只要聚集
金子呢、木有呀、水貨哎、火大啊、土死了
這五個姓氏後人
就可以召喚神龍拯救世界
但我不信
▼
操、干
。。。哎呀,這兩個姓叫什麼都太污
大家還是自己腦補吧
來,下一環節
一個字的單姓越來越多
古人慢慢覺得這不行,沒個性
得造個長點的複姓
於是兩個字三個字四五六七八個字的姓紛紛出現
最長的一個複姓竟然是17個字
▼
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
大家一起念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剛好都是17個字呢
咳咳,認真點,這是雲南巧家縣彝族的姓氏
希望他小時候沒被老師罰寫名字100遍
▼
爨邯汕寺武穆雲籍鞲
不認得不要緊,這個複姓並不存在
它曾經也是一代網紅響遍南北
人送外號『中國最火的九字姓』
後來才發現是個訛誤
這九字姓實際上是『烏朗漢吉爾莫吉兒敏』
一個蒙古族姓氏的亂碼
▼
第五
漢高祖劉邦稱帝後大力削弱豪強勢力
為了把族大人眾的田氏貴族遷往關中
劉邦將他們按門第分為第一至第八氏
其中第五氏後來出了不少名人,得以保留
而其他七氏慢慢都改為單姓『第』或『五』了
▼
東宮、東郭、東門
西宮、西郭、西門
南宮、南郭、南門
北宮、北郭、北門
這麼滿足強迫症的畫風真讓人讚嘆
要是前面兩位複姓去相親——
『你好,我是住在第五大道的第五大道』
『你好,我是住在東門大街的東門大街』
還真有緣
▼
單從數量上看
歷史上兩萬多個姓氏里三分之二都是複姓
絕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姓氏
可惜現在仍在使用的複姓只有幾百個了
馬甜甜挑了些好聽的
送給各位中二文藝青年
端木、慕容、納蘭、軒轅、歐陽、微生
聞人、上官、宇文、鍾離、終葵、修魚
容成、汝嫣、青陽、空桐、賀蘭、浩生
有木有湧上一股想為姓氏點贊的衝動?
更贊的還在後面
畢竟古人的腦洞開到姓氏上還沒有完
他們在取『名』取『字』取自『號』上
可以在下面的評論里
聊五毛錢的~~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231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