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歷史謎題就是:
日本為何不顧與納粹德國簽署的軸心條約,放著蘇聯不打,而是全力去打美國?
德國,日本,義大利,二戰三大法西斯,按照理論上應該是同仇敵愾。就算義大利是負責搞笑攪局的,那日本和德國總算是盟國吧。
希特勒上台之後,就視蘇聯為最大敵人,千方百計地準備攻打蘇聯,甚至不惜和當時關係不錯的中國翻臉,直接與日本成為同盟。
在抗戰初期,德國當時對華是進行軍售的。當時國民政府在淞滬抗戰的主力軍就是僅有的德械師,而納粹德國的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則是國民政府的軍事高級顧問,直接參與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甚至參與策劃了在河南鄭州花園口的決堤泄洪計劃,旨在阻止日軍順京漢鐵路南下,緊逼武漢,西進西安。
為了拉攏日本,德國最後選擇了放棄對華所有軍事援助,而日本則給了希特勒一個巨大的回報,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不僅打我的,還順帶著讓我打的人去打你。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發動巴巴羅薩戰役,全線進攻蘇聯。蘇聯猝不及防,損失慘重,很快,納粹德軍就推進到莫斯科的外圍。此時此刻,德國當然希望他的好兄弟日本,參與進來,兩線夾擊。但是,日本的表現出乎希特勒的意外,不但按兵不動,甚至連準備都不帶準備的,日本到底在想啥?
日本根本沒打算和蘇聯開戰,而是得意洋洋的去偷襲了珍珠港,直接把一直觀望的美國給拖了進來,美國也迅速對日本德國宣戰。希特勒的反應,據傳是這樣的:
對於日本的行為,希特勒認為是背叛,他氣得破口大罵:「這頭沒吃飽的笨牛!笨牛!愚蠢的笨牛!」
希特勒本想著指望日本跟他一起幹掉蘇聯,沒想到日本偏要惹自己最怕的美國,在日本進攻美國之前,翻開歷史,你可以看到,希特勒沒有怕過任何一個國家,唯獨對美國有點忌憚。希特勒心裡開始有了不詳的預感......
為何日本放著蘇聯不打,取要惹美國呢?不惜大打出手,甚至連策劃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大將山本都覺得招惹美國不是一個好主意,而當時的日本政府非要一心一意的全力推進這個方案呢?
原因很簡單:被蘇聯打怕了,打到恐懼的地步!在諾門坎,日本被蘇聯打到吐血的地步,後來,再也不敢去招惹蘇聯,即使蘇聯在西線被德國打到吐血,日本也沒膽出擊。此時此刻,他們只想找軟柿子捏,一時腦熱,覺得美國是一個軟柿子。
日本被蘇聯打怕了,打到恐懼的地步,到死都不敢主動出擊,反而在二戰結束的前一周被蘇聯出兵東北,幾十萬關東軍被一鍋端,戰俘則被蘇聯拉到西伯利亞冰天雪地干苦力去了,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據資料記載,1945年,蘇軍出兵中國東北,60萬日本關東軍官兵迅即繳械成為蘇軍俘虜。然而,這些日本戰俘並沒有被迅速遣送返回日本,而是被蘇軍像戰利品一樣拘押運送到蘇聯的西伯利亞、遠東等邊遠地區的勞改營里強制服苦役,直至1956年日蘇兩國政府恢復關係正常化的 《日蘇聯合宣言》簽訂為止,官方統計有62068人在蘇聯各個勞改營服苦役中死亡。
當時由於戰俘人數太多沒有足夠的住處,日本戰俘只得被迫在窩棚、帳篷和不適合居住的簡易房裡過冬。由於不適應蘇聯的嚴寒氣候,大批日本戰俘在第一個嚴寒的冬季就死去。總共有55000名日本戰俘在進入蘇聯的第一年就被凍死了。
二戰後的幾十年,日本在美國的庇護下,恢復了所謂的自信,對中國,韓國,朝鮮耀武揚威,但是對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卻沉默寡言。在北方四島的問題上,和釣魚島,獨島的強橫相比,卻成了小綿羊。因為,他們知道,北極熊,隨時都會南下。
如果德國當初知道日本是如此的恐懼蘇聯,還和日本結盟,早知道這個結果,估計希特勒要吐血。所以,二戰中最坑盟友的,不是義大利,而是日本。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