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以來,中國一共爆發了三次大戰,分別是八年抗日,4年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對於這三次戰爭,很多人都作出過預言,像汪精衛就抗日戰爭說的「除非重開談判,中國人民與日俱增的苦難就將永無盡期」;陳誠就解放戰爭說的「半年消滅共產黨」,麥克阿瑟就韓戰說的「聖誕節就讓孩子們回家」,最終都被事實證明不過是一場笑談。
而毛主席對這三次戰爭的預言,卻出奇的精準,不僅預言到了勝負的雙方,更預言到了打勝的時間,而且預言到了美軍在韓戰中的登陸地點。假如金日成和朝鮮勞動黨當初採納了毛主席這一建議,不知歷史又會如何被改寫。
一、抗日戰爭要打個七八年
1938年,還正是日本侵華瘋狂進攻的時候。毛主席就預料到了,即使國共合作,即使是全民族抗戰,但由於敵我雙方在武器裝備上的差別太大,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於是寫下了名冠一時的雄文《論持久戰》。
對於戰爭的勝利時間,根據《毛澤東年譜》記載,毛主席預計是「十年八年」。這次預見比較籠統,同書記載的1943年3月毛主席的預判則十分詳細。那次預判,毛主席說「整個抗戰有打七八年的可能,還要堅持兩年到兩年半。」從1943年3月算起,兩年半正好是1945年八九月間。與日本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相差無幾,這一次甚至精確到天。
二、解放戰爭,少則三五年
1946年,國共內戰全面爆發。戰事起初對共產黨十分不利,粟裕華東遇險,淮陰淮安落入國民黨手中。傅作義奇襲張家口,晉察冀邊區岌岌可危。就在大家對革命前途產生擔憂,民主黨派人士擔心共產黨能不能撐住的時候。1947年2月2日在勝利尚無必然徵兆的時候,毛主席對《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作了一個說明。在說明中,他對解放戰爭勝利的時間作了一個預判:
「少則三年到五年,多則十年到十五年。假如以少則三年到五年來說,那末,從日本投降時算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半了,即一年半了。」
按照這個預判,三到五年,取平均值4年的話,從1945年8月15日算起,時間正好是1949年九月間,幾乎和後來的建國時間完全一致。當然,你可能會覺得,毛主席這次預判的範圍太廣,他前面還說了十年十五年,但是我們仔細看,毛主席在最後一句打比方的時候,用的是三到五年,所以,毛主席內心中應當是傾向於三到五年的。
三、抗美援朝,一場長期戰爭,美軍登陸地點在仁川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最開始,金日成的隊伍勢如破竹,從朝鮮的半島的最北端一直打到最南端,占領了韓國90%的地區和92%的人口,把韓、美軍壓縮到洛東江以東的狹小地區。
這時,金正日大勝的消息讓很多人興奮。而毛主席卻敏銳地指出,事情比想像的要複雜,不會就這麼簡單,這是一場長期戰爭。果不出其所料,由美國主導的聯合國以15比1通過了聯合國軍出兵朝鮮的計劃。美國開始深度介入韓戰。二戰中以蛙跳戰術聞名全美的傳奇名將麥克阿瑟仁川冒險登陸成功,直襲漢城,把朝鮮軍隊攔腰截斷,進行瘋狂圍殲,以致朝鮮人民軍損失慘重,最後被壓過了三八線,金日成甚至做好了到中國東北組建流亡政府的準備。
老金為什麼會輸的這麼慘,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驕兵必敗,太不在意中國方面的建議了。根據新近披露的《蘇聯韓戰檔案摘編》。其實早在韓戰爆發剛一個星期,毛主席就對美軍仁川登陸的可能性有所判斷。
在1950年10月2日毛主席起草給史達林的電報中,毛主席說「還在今年四月間,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時候,我們就告訴他,要嚴重地注意外國反動軍隊侵略朝鮮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們三次告訴朝鮮同志,要他們注意敵人從海上向仁川、漢城前進切斷人民軍後路的危險,人民軍應當做充分準備,適時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從長期戰爭中爭取勝利。」
可惜金日成沒有聽取毛主席的建議,不然,歷史究竟如何,還未可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