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軍占領日本為何沒遇絲毫抵抗?兩點原因,令人費解

日本軍國主義沒有笑到最後。1945年8月14日中午,裕仁天皇心情沉重,但不得不做出決定。這天中午,裕仁宣讀《停戰詔書》,日本民眾第一次通過廣播聽到天皇玉音,沙啞無力。

在天皇宣讀詔書之前,日本人一直堅信帝國必勝,沒有幾個人對此懷疑。他們生活在謊言中,日本軍國主義向來只報喜不報憂,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幾百名軍國主義擁護者直接跪在皇宮門口切腹自殺,腸子流了一地,搞得很不好看。

不少政治家在家中吃點小菜,喝點小酒後,朝小腹切去。

從1931年到1945年,3500萬中國人死於日本人之手。從中國大陸到東南亞,再到太平洋,所到之處無不生靈塗炭。這個民族從未想過失敗,連天皇和內閣首相都堅信必勝。今天的人沒法理解那時日本人的心態,當時美國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日本就敢主動攻擊美國。

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之後美軍登陸日本。很多人以為日本民眾一定操起鋤頭菜刀反抗美軍,結果沒有,出了奇般的平靜。日本民眾對美軍相當有禮貌,見面還點頭哈腰。

麥克阿瑟剛到日本沒多久,裕仁天皇就找到他。見到第一話把麥克阿瑟驚呆了,「戰爭終於結束了,真是好啊!」這是裕仁原話。麥克阿瑟問:「你為何沒自殺?」裕仁回答:「在御前會議上,我幾次阻止戰爭,可惜終究沒能成功。最後只能沉默.....」

明治維新後,天皇被高度神化,天皇容顏從來不登報紙,日本民眾不知天皇長相和聲音。在日本人看來,天皇的話就是天的旨意,無條件遵從。天皇叫他們上戰場,日本民眾無條件接受,他們在戰場上高呼「天皇萬歲」。在他們看來,這場戰爭為天皇而戰。不可思議。

正因為太聽天皇話,所以當天皇號召民眾放下武器,接受占領時,日本民眾沒有反抗美軍。1945年8月的東京街頭,出奇安靜,沒有一絲肅殺之氣。

日本民眾不反抗跟其民族性格也有關。日本表面謙虛謹慎,其實天不怕地不怕,向來有挑戰比自己強大對手的習慣,甲午海戰、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無不說明這點。但他們有個特點,只要你把他打敗了,就服你,跪下來向你學習。所以剛美軍迫使日本投降後,日本人打心眼佩服美軍,虛心向其求教。這就是奇怪的日本人。

在這場戰爭中,罪魁禍首是裕仁天皇,可惜美軍為控制日本,居然為其開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131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