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國獨立之初,堅決要求日本賠償血債

1942年2月15日,這一天是華人傳統節日春節。但在整個新加坡,人們絲毫感受不到喜慶的氛圍。因為英軍向日本無條件投降了,逾十萬名大英國協守軍淪為俘虜,成為英國史上最大的恥辱。當日本坦克碾過市鎮,新加坡人惴惴不安,不知命運將會如何。

論起新加坡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生活在那裡了。在14世紀,馬六甲蘇丹王朝建立。1824年,新加坡成為英國殖民地。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英國當局依然麻痹大意,日本出其不意攻擊新加坡,將英國守軍打得潰不成軍,於是出現開頭的一幕。

日軍占領新加坡後,為報復支持中國抗日的華人,開展了以「大檢證」為名的復仇行動。在多個地方,日軍設立「檢證中心」,要求18至50歲的華裔男性前來驗證。很多平民誤認為「反日分子」,被驅趕到海灘邊屠殺了。不少女性也慘遭厄運,日本兵經常進村捉女人做慰安婦,女孩子只好把頭髮剪短,穿男裝打扮成男人。

日本占領新加坡三年,到底有多少華人被屠殺,至今沒有定論。在戰後軍事法庭上,日本軍方只承認殺了5000餘人,新加坡方面呈報的是四萬餘名。但有些學者認為,至少有五萬名以上華人被槍殺,還有不少人被送到它國做苦力。

二戰結束,新加坡又恢復為英國殖民地,儘管人民強烈要求日本賠償血債,但苦於沒有主權,因此困難重重。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成為獨立共和國,開啟了嶄新的時代。建國之初,新加坡就堅決要求日本賠償血債。

此時,日本經濟高速發展,認識到新加坡在其外貿關係的重要性,加上新加坡開展過「反日不合作運動」,日本政府被迫答應賠償血債。雙方經過談判,日本賠償新加坡2500萬馬來亞元,另外貸款2500萬馬來亞元。

如今在新加坡市中心,建有一座70米高的死難人民紀念碑,在市區幾乎每一個方向都能看到。中心石台上供奉著一個黑色的骨灰罈,每年2月15日,新加坡人都會來到這裡焚香燒燭,祭奠亡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115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