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天才拿破崙·波拿巴是法國近代資產階級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先後任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這個無比完美無限風光的軍事天才改寫了法國歷史,甚至人類歷史。
這樣一位任意馳騁沙場造就時勢的英雄,理應在情感世界呼風喚雨。但令人嘆惜的是,他的每段情感都遭遇了滑鐵盧。最值得提起的,還是他的第一段婚姻。
(從畫像來看,約瑟芬·博阿爾內確實是一位大美人,足以令當時剛剛嶄露頭角的鄉下小子拿破崙痴狂)
拿破崙的第一任妻子叫約瑟芬,是當時法國一位沒落貴族的女兒。當27歲的拿破崙與她相識時,年已33歲的約瑟芬,已談不上傾城之貌,她還養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一身債務。而拿破崙剛剛領導軍隊鎮壓了保皇黨的叛亂,在巴黎社交界聲名鵲起。兩人差距如此之大,卻在認識三個月後走到一起。這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段婚姻,總結下來有三點:
第一,約瑟芬巧施手段。約瑟芬在婚姻上是過來人,有一個很大的資本——懂得怎樣駕馭男人。她儀態萬方,風姿曼妙,渾身散發著成熟婦人特有的迷人風韻,深深吸引了貌不驚人、瘦弱矮小的拿破崙。善解人意的約瑟芬誇獎拿破崙「將來定是個偉大的將軍」(皇帝說史按:約瑟芬還真是個偉大的預言家。說起來,許多偉大人物的背後不都站在一位偉大的女性預言家?)。拿破崙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表現出「幾乎達到了發狂地步的強烈的愛情」,決心要和她廝守終身。
第二,拿破崙的貴族情節。法國大革命時期,雖然當時的人民高呼「民主」,但君主制和貴族思想仍深植人心。拿破崙也不例外,他腦子裡有根深蒂固的貴族情節。約瑟芬家族雖是已沒落的貴族,但貴族身份仍在。拿破崙急需這個身份,來彌補自己出身的卑微。
第三,戰爭才子也有深情。拿破崙因長相身材不出眾,自然不受貴族公主的親睞。再加上戎馬倥傯,無暇顧及風花雪月,感情世界入世未深。面對約瑟芬的頻頻主動,巧妙進攻,拿破崙情慾勃發,很快體驗到人慾之樂,由此陷入情網,無法自拔。
(拿破崙夫婦)
1796年,拿破崙新婚的第三天,就踏上了遠征義大利的征程。婚後的拿破崙一度沉浸在愛情的喜悅中,即使身在義大利戰場也時刻不忘挂念自己的妻子。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拿破崙每天都要抽時間給約瑟芬寫一封信。
(被拍賣的拿破崙情書,說是「情書」,其實裡面充滿了痛苦和對妻子背叛的指責)
拿破崙的情書充滿了柔情與熱烈,卻沒得到及時回應。這位領著數萬大軍征戰在異國的將軍,哪裡想到,此時的約瑟芬正沉浸在婚外戀中!而第三者是一個名叫依波利特查理的不起眼的年輕的軍官——從身份上來說,他都不配給那位「偉大的將軍」提鞋!
這很讓人奇怪,為什麼約瑟芬不珍惜她與新法國最亮的一顆將星的愛情?而且二人還在新婚期!也許,過去失敗的婚姻深深傷透了約瑟芬的心,另她片刻也離不開男人的撫慰?又或許久在社交風月場,已使她喪失了對男人的信任和真情?
(在法蘭西帝國皇帝的加冕典禮上,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拿破崙竟親自給約瑟芬帶上了后冠)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拿破崙結束征戰回國,約瑟芬才趕忙前去迎接。但因走錯了道,與夫君擦肩而過。當約瑟芬回到家時,已聽到一些風聲的拿破崙沒有「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如同赤道下熾熱陽光般的熱情千萬次地親吻她」,而是拒絕與其會面。只是後來因為約瑟芬的兒子(與前夫所生)再三哀求,她本人又眼淚汪汪地檢討,拿破崙才原諒了她,但「感情的源泉已然枯竭」。這註定了他們婚姻的悲劇結局。
1809年12月16 日,已經是「拿破崙一世」的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以政治和國家需要為由,與頭戴皇后桂冠的約瑟芬正式離婚。
次年3月,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絲結婚——而此時,拿破崙帝國達到極盛時期。
可惜,法、奧聯姻似乎給拿破崙帶來了壞運氣,法蘭西帝國江河日下,直至崩潰於滑鐵盧。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倫那島,1821年5月5日,孤獨的拿破崙病死在島上,那時他還不到52歲。在臨終之時,他口裡喊出一個名字,不是奧地利公主和羅馬王的母親路易絲,而是那位7年前已經在巴黎去世的約瑟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081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