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事故,歐洲險些被滅,動用50萬人處理善後

1986年4月26日,位於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子反應堆事故,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

爆炸釋放的輻射線劑量是在廣島爆炸原子彈的400倍,核輻射塵污染過的雲層飄往西歐,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整個歐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

在事故之後,蘇聯高層並沒有立即重視,以為只是普通火災,直到一周後,得到瑞典政府通知,而這時輻射雲已經飄到了瑞典。

之後數個月,蘇聯動用至少50萬人,無數財力來撲滅反應堆的大火,才控制住了核輻射,而如果當時沒有控制住,高強度的輻射污染將擴散整個歐洲,歐洲將不能再住人。

一位參與救援的消防員回憶說:

我記得對當時隊友開玩笑說:「如果我們能活到早晨那都是非常幸運了」

據前蘇聯的事後報告統計,此次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為20兆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整個近代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事件,給本就陷入危機的蘇聯雪上加霜,加速了蘇聯解體進程。

此外,由於疏散過晚和技術原因限制,許多民眾和負責善後清理的工作人員都受到了核輻射,國際原子能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聯合報告統計,至少有60萬人暴露在了高度輻射線下,很多人死於疾病。

蘇聯政府為了不讓核輻射外泄,派出大批軍人和工人給炸毀的四號反應堆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石棺,將其徹底封閉起來,在石棺最後合攏時加上了重達35噸的頂蓋,然而這也不能永久保證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069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