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導系統為何不部署東北 而優先部署西部

中國在前不久高調公開了中國之盾的奠基人——某靶場專家陳德明的事跡。他的事跡一經播出就引得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不僅僅美方關注中國在中段反導領域取得的成就。連中國防空領域曾經的「老師」-俄羅斯也高度關注中國取得的成績。昨天,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撰寫的社評文章中高度肯定中國在反導領域取得的成績,並稱讚這是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新系統。

在卡申的文章中,引述來自中國電視台發布的畫面截圖稱,經過從2010年開始長達6年的實際測試,中國自主研製的中段反導攔截系統已經獲得了成功,並進入實戰化部署。這也讓中國成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部署類似系統的國家,俄羅斯只有末端攔截尚沒有中段反導的實戰化能力,因此對比這款被稱為紅旗-19(HQ-19)的飛彈來說,俄方對其技術是認可的,並肯定這是中國完全自主研製成功的產品,俄羅斯方面並沒有任何幫助。來自曾經老師的評價,可謂是最好的讚美了。

由於建設和完善反導系統是個相當長的持續過程,美國完成初步第一階段的技術驗證到實戰部署,也用了20年的時間。並且這種系統價格高昂,可靠性也飽受質疑,並且中段反導採用KKV動能殺傷攔截器,技術難度相當高。因此,毋庸置疑的事情就是中國還將花費數年來完善這套系統。卡申還認為,中俄5月份的聯合電腦模擬演練的反導演習來看,或許中俄之間在這個領域還進行了一定的合作。畢竟中國已經獲得了實戰化部署的經驗,俄方有理由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這些經驗將會證明中國確實具備攔截美軍飛彈的能力。雖然俄羅斯早在數年前就部署了A-135攔截系統,但是那只是末端攔截;現在S-300VM和S-400已經足以接替它的工作了。正在測試的S-500「普羅米修斯」(希臘神話中盜取天火的人物,顯示出S-500的雄心就是去盜取「天火」-彈道飛彈)和A-235戰略反導系統將會具備中段反導能力,A-235還可能具備1500公里的射程,必要時還可以安裝核彈頭來增大攔截機率。不過,這似乎顯示出俄羅斯還在使用傳統碰撞式,而不是更先進的KKV動能攔截彈頭對美國飛彈進行攔截。

卡申稱,中國現在部署中段反導系統,也引起美國的高度關注。甚至美方會想盡辦法來研究中國的中段反導系統將會部署在什麼位置,力圖在開戰之處利用技術優勢,率先打掉這些反導系統。也正如中國對美國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反導系統一樣,中美雙方其實都做好了對對方反導系統的摧毀預案。卡申稱,這其實是全球同行的手段,大國之間都制定了類似的打擊策略。美國也計劃使用B-2A隱身轟炸機對俄羅斯境內A-135反導設施使用AGM-109空射戰斧飛彈予以打擊;俄羅斯也制定了對歐洲的羅馬尼亞和波蘭的美軍陸基「宙斯盾」反導的率先預案,這些都是在部署之初就已經制定完畢的了。

不過即使這樣,也不會耽誤中國部署這套系統,更主要的是可能部署的位置在哪,會體現出中國的何種戰略意圖?從中國周邊來看,美國的潛射彈道飛彈不太可能暴露中段給中國打;如果是部署的陸軍短程戰術飛彈(ATACMS),這種射程300公里的小飛彈也不是中段反導系統的目標。韓國也沒有能夠達到這個高度的彈道飛彈,因此中國不太可能把這套昂貴的系統部署在東部區域。而西南部區域則可能是中國反導系統的優先部署位置。主要是在西南區域,中國面臨的主要來自印度的彈道飛彈,而印度的「烈火」「大地」系列飛彈數量並不足以形成飽和打擊態勢,並且其彈道卻覆蓋了中國中段反導的任務區間,顯然如果中國把中段反導系統部署在了西南,將會讓印度的僅有的核優勢徹底被抹平。並且考慮到對中國近地軌道的衛星目標打擊,中國有可能把最新的一套中段反導裝備部署在西南方向,這是來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卡申的觀點。

不過,卡申也指出,中國現在顯然需要擔心最多的不是洲際彈道飛彈,而是短程地對地飛彈和巡航飛彈。這是美國可能對中國進行打擊主要手段,而這些任務已經交給了中國陸軍的紅旗-9地對空飛彈和陸盾-2000近程攔截火炮去完成了。因此中國此番公布中段彈道實驗成功功臣的消息,最可能就是對針對韓國部署「薩德」的回應,但是並不代表中國會部署中段反導系統到東北,那將會是毫無意義並給美國留下了一個極好的打擊目標。不過紅旗-19飛彈的部署,將會使得中國在攔截美軍飛彈時,多一層屏障,大國之盾不是一面鑄就,而是多面融合才能更好確保攔截全部的來襲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027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