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這個讓幾代人恨的牙痒痒的名字。在她當政40多年裡,可謂是享盡了富貴榮華。她在國家民不聊生、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時代里,依舊過著極盡奢華的宮廷生活,是有名的「奢侈太后」。根據史料,揭秘慈禧驚人的奢侈生活。
曾給慈禧畫像的美國畫家卡爾女士在《慈禧寫照記》中所說:中國皇帝之尊嚴,僅次於天。臣下以犬馬聲色奉者,自然窮奢極侈,惟恐不得主上之歡心。而皇帝則自以為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區區數千百萬金之供奉,自亦無所用其顧惜也。所以皇宮奢靡之習歷來如此,並不僅僅是慈禧太后。
飲食
清代管理皇帝膳食的機構有內務府下屬的御膳房、御茶房、內餑餑房、酒醋房、菜庫等。其中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長以下370餘人及太監數十人。慈禧太后用膳與皇帝類同。
御膳房本集中了全國最好的廚工,又從各地採辦「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做成全國最好的名菜名點,供帝後享用。到慈禧當政的時候,御膳房更為她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菜肴、點心。每日兩頓正餐,照規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肴。另有兩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平常總在40至50碗左右。
服飾
慈禧的服飾很多。她乘火車去奉天時,有專門一節車廂載運她的服裝。她並不預備在那邊耽擱太久,因此所帶的衣服只是晚春時適用的一部分。但這已足以使她的御前女官裕德齡驚嘆:「它的偉大和富麗幾使人目為之炫,神為之奪。
除卻你能看見的一片彩雲似的錦繡之外,你就不用想細細鑑別它們。因為它們委實是太多了,太美麗了!」衣服大概有2000件,鞋子不能算多,也有三四十雙。好在太后走路的時候很少,平均一雙新鞋可以穿五六天。慈禧既擁有如此之多的衣服,當然可以隨時更換。
慈禧不但喜歡珠寶頭花,還喜歡戴大朵絨花。這是因為漢語「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音近。她常應時節戴不同絨花,如清明日戴絨柳芽,端午日戴絨艾草,中秋日戴絨菊花,冬至節戴葫蘆絨花等。
美國女畫家卡爾為慈禧畫的油畫像中,有一幅身穿黃底繡紫藤蘿團壽字氅衣,頭上梳的「大拉翅」,簪插了許多珠翠首飾:翠簪、鳳釵、金扁方、寶石頭花、珍珠頭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蘇,顯得雍容富貴。
住所
慈禧的住所當然首先是位於北京正中的紫禁城。慈禧大半生居住在西六宮。西六宮位於紫禁城中路後三宮西側,總稱內廷西路,俗稱西六宮。原有十餘座宮殿,清中後期改建為4個院落、8座主殿。
除東南角永壽宮和西北角咸福宮外,東部的翊坤宮、體和殿、儲秀宮及後殿麗景軒為一個四進大院;西部的太極殿、體元殿、長春宮和後殿的「怡情書室」為一個四進大院。同治、光緒皆只有4個后妃,東西六宮均冷落蕭條,慈禧遂先後占據了西六宮大部分住所。
出行
慈禧出行,除傳統的皇輿、鳳輦、御船外,還增加了近代新式交通工具。其中有東洋車、火車、汽車。
慈禧常坐東洋車出遊,「車制絕精美。其把手處盤以金龍二,作昂首遐觀狀。二輪為橡皮所制,輕快流利,得未曾有。一宮監在前曳之,又有一宮監則在後向前而推。太后坐其中,極以為快」,但慈禧說,還是不如乘轎舒服。
費用
據清王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回憶:慈禧當年一天的宮中費用大致是紋銀四萬兩。這意味著清宮半月之費可購甲午海戰時日方吉野級巡洋艦一艘;兩月之費可購一超級主力艦;一年之費可裝備一支居當時全球六七位的海軍艦隊。慈禧時,宮中賄賂公行。皇帝每日問安一次,尚索賄五十金,后妃以下各有差別。
百官就更不用說,《李鴻章年(日)譜》載,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返京受兩宮召見。太監們要左氏出陛見關節費三千兩,左宗棠不出,李鴻章代出。召見後,為獎有功,慈安賜以先帝(咸豐)墨晶眼鏡一副。太監奉旨頒賜,按例又索禮金數千兩,左宗棠寧肯不要眼鏡,李鴻章又替他以半價買下了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024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