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聯解體,看兩千多年前的《三家分晉》!美國最希望看到現代中國分裂解體,而收取美國髒錢的漢奸們正努力顛覆中國!

張無忌| 2017-03-17| 檢舉

歷史總在循環重演:從蘇聯解體與南斯拉夫解體,看兩千多年前的《三家分晉》!美國最希望看到現代中國分裂解體,而收取美國髒錢的漢奸們正努力顛覆中國完成美國心願!

春秋末期,公元前403年,晉國的趙、韓、魏三家卿大夫勢力瓜分了晉公室的土地和戶口,幾年後,周威烈王正式冊封三家為諸侯,從此趙、韓、魏正式升格為諸侯 國,史稱「三家分晉」。一度稱霸中原的大國——晉,從此從春秋戰國的歷史中消失了。此事件引起的轟動效果不亞於兩千多年後的「蘇聯解體」。

那麼如此強大的晉國,為何能被卿大夫瓜分?是晉公室無能還是外部敵對勢力干預?下面,我們就來撥開歷史迷霧,看清事件的本質。

總的來說,晉國被幾家卿大夫勢力瓜分恰恰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動亂的政治局面——禮崩樂壞,天子式微(宗法制度被破壞,各個諸侯國的勢力強大),作為周王朝的縮影——諸侯晉公的權力,也被卿大夫架空,最後即使不被趙、韓、魏三家取代,也會被國內其他卿大夫勢力代替。

一、晉無公族——晉公權力下移的主要原因

西 周初年,周公滅掉唐國以後,將土地分封給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叔虞的兒子繼位,改國號為晉。周代各諸侯國通常都將公室子孫分封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 血緣關係作為公室的屏衛。晉國國公把自己的同姓子孫分封到國內各地,形成若干小宗,但晉在春秋前期發生了幾十年的公族內亂。晉獻公曾祖父(乃小兒,非嫡長 子)被封到曲沃(自然條件好),農業發展很快,力量壯大起來。經過七十年時間,晉獻公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將晉國國君消滅。西周天子對此違法宗法制度的 行為束手無策。晉獻公即位後,地位不穩,公族(大宗國君親族)勢力強大,威脅到國君。於是,晉獻公將同姓的公族消滅屠殺殆盡。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 貴族,史稱「晉無公族」。由於晉國的君主採取不給公族子弟封地和官職的辦法,雖然消除了公族內部對君位的威脅,可是這樣一來,政權就漸漸落到卿大夫手中。 春秋中期以後,晉國已經是「政出家門」,由卿大夫主宰一切,國君成了傀儡,甚至被任意殺死或廢掉。趙穿弒靈公,欒、中行弒厲公,六卿滅羊舌氏、祁傒之族 (晉國公族),四卿攻晉出公等等事例便可證明當時晉國國公的權力已經被削弱。

晉 公室的力量衰微,對於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沒有可靠的制約力量。晉文公、晉襄公時,狐、趙、先、郤、胥等族氏頗有權勢,以後又有韓、魏、欒、范、荀氏等強大宗 族。春秋中期以後,十餘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過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 兩家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卿大夫。經過晉陽之戰,韓趙魏三家聯合,擒殺智伯瑤,盡滅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 礎。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三晉大地由此得名。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冊命,與晉侯並列。前375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侯剩餘土地,晉國徹底滅亡,戰國的序幕也正式拉開。

二、此消彼長,三家公卿實力強大

趙、 韓、魏三家歷史悠遠,勢力強大。趙氏與秦國同出黃帝一脈,先祖造父曾隨穆王御馬西巡、攻徐偃父,功勳赫赫,趙衰隨文公重耳出逃十九年,且為文公稱霸立下汗 馬功勞;魏氏自武王時得封,武子為文公從亡重臣;韓氏與周同姓,韓武子、韓厥等均在晉國政治舞台上舉足重輕。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規則之下,使得晉國各 卿相互攻伐,趙、韓、魏三家在這種環境中生存下來,使得此三家政治鬥爭經驗豐富,手段老辣,沉著穩重。趙、韓、魏三家聯繫最為緊密,關鍵時刻結合成同盟關 系,加重削弱了其他公卿以及公室的權力。魏先祖畢萬與趙夙共同侍獻公,共同受封;魏武子與趙衰一起追隨文公;韓厥重立趙氏之孤;中行、范氏攻趙之時,韓魏 移兵伐之;智伯與韓魏伐趙之時,韓魏再次反戈,隱隱約約地說明三晉之間以趙為中心存在著一些聯盟或者利益關係,使得他們能互相扶持,走到最後。

三、其它諸侯國的支持

權力的外落,使得晉國的外交事務也落到了公卿之手,趙盾平周亂立匡王,六卿平周亂立敬王,取得了周王室的信任;趙盾會諸侯於扈,中行桓子伐陳,六卿伐秦,取得了各大小諸侯的支持,樹立了威信。

田氏代齊在三家分晉之前完成,有此先例,這對趙、韓、魏三家分晉的示範性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從幽公起晉君反朝趙、韓、魏,周天子的冊封,使他們再也不把名存實亡的晉君放在眼裡,瓜分晉國也只是時間的早晚。

其 實,三家分晉的根本原因在於晉國公室與公卿之間的權力鬥爭,實為內部權力交替而已。晉國從獻公掌權大肆屠殺公室成員,到驪姬之亂,重耳出逃,晉國公室權力 被削弱;後來重耳流亡歸國,終登大位,為鞏固權力,不得不仰仗共同出逃的諸卿大夫,後經三代國君更替,最後使得公室的權力下移,公卿掌控晉國的政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021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