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大志的他,用2萬人打敗王莽42萬人, 穩坐皇位32年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之孫,出自漢景帝一脈。景帝醉酒招程姬侍寢,程姬恰好來了月事,便讓宮女(唐姬)假扮她侍寢。景帝醉酒,迷迷糊糊地幸了唐姬,後來生下一子劉發。這便是劉秀一脈的由來。

劉秀雖是漢室正統,但等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時,早已沒落,只是濟陽縣令。公元3年,劉秀的父親去世,母親樊嫻都帶著三兒三女,回到老家成為普通平民。

劉秀長得一表人才,從小喜歡種田,讀書,處事謹慎。他的哥哥劉縯則勇武剛毅,希望在亂世有所作為。劉縯喜歡結交四方俠士,在乎自己的皇族身份,對王莽的新政十分不滿。劉秀與劉縯一比,毫無大志,最後在劉縯的刺激下,才「憤而有志於天下」。

王莽奪取政權後,推行新政。新政反而讓天下更加混亂,又連年災荒,民不聊生。公元17年,綠林、赤眉起義先後爆發,天下動盪不安。公元22年,二十八歲的劉秀與劉縯在舂陵起義,同年十月,他們又加入綠林軍。

公元23年,綠軍很快發展到十萬多人,擁立漢室後裔劉玄為帝,年號更始。劉玄被擁立為帝,劉縯及南陽一帶的劉姓宗室極為不滿。劉縯在軍中很有威望,大家本想擁他為帝。當時綠林軍勢力強大,又兵荒馬亂,劉縯只好作罷。劉玄稱帝後,劉縯被封為大司徒,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

此時王莽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派王邑、王尋調集四十二萬精兵,直搗昆陽。當時昆陽只有八九千人守城,看著王莽的大軍鋪天蓋地而來,眾將士很沒信心。此時,劉秀說服眾將士,讓他們繼續堅守,自己率十三名騎兵出城,到郾縣、定陵調集援兵。

同年六月,劉秀率領近萬人救援昆陽,又親自率領先頭部隊一千多人距王莽軍四五里列陣。王尋派數千人迎戰。先頭部隊在劉秀的帶領下,斬殺千餘人,士氣大振。劉秀又率領三千多人偷偷渡過昆水,迂迴到王莽軍側後,向王邑大營進攻。王邑認為義軍不堪一擊,讓其它營不得擅自行動,自己和王尋率萬人迎戰。

由於王邑、王尋的輕敵,作戰很快陷入困境。加上之前下令不許各營擅自行動,最後誰也沒去救援,王邑全軍潰敗,王尋也戰死。昆陽守軍趁勢殺出,王莽軍紛紛逃亡。此時,又突然下起暴雨,河水猛漲,王莽軍渡河數萬人被淹死。王邑僅率數千人逃到洛陽。而劉秀也開創了用兩萬人打敗四十二萬人的奇蹟。

昆陽一戰,劉秀兄弟的名聲越來越大。這讓擁立劉玄的人深感不安,勸劉玄將兄弟二人殺掉。劉玄藉機殺掉了劉縯,劉秀見哥哥被殺,主動向劉玄請罪,保住了性命。為了不讓劉玄起疑,連哥哥的葬禮都沒辦。劉玄見他如此低調,有些過意不去,拜他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劉秀剛封為武信侯不久,便娶了自己一直很喜歡的陰麗華為妻。第二年,劉秀被劉玄派到河北,為拉攏劉揚勢力,又娶了郭聖通。有了劉揚的幫助,劉秀在河北如魚得水。劉玄見江山坐穩,逐漸腐敗起來。赤眉軍首領樊崇看不慣劉玄,率二十萬人進攻長安,劉玄逃到城外。後來,走投無路,只好交出玉璽向赤眉軍投降。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秀稱帝。由於都城洛陽在長安以東,史稱東漢。赤眉軍曾是劉秀的盟友,劉秀稱帝後,又成了仇人。赤眉軍與劉秀一番較量之後,樊崇向劉秀求和。劉玄被殺後,赤眉軍又立了劉盆子為帝。劉秀很是善待他,讓他做了自己叔父劉良的郎中。

此後劉秀又經歷了十二年戰亂,平定各方勢力,於公元36年統一中國。劉秀在位期間,與民休息,鼓勵生產,解放奴隸,減輕賦稅,緩解了社會矛盾,史稱「光武中興」。劉秀一直很節儉,酒色歌舞他都不喜歡,後宮只有皇后和幾位貴人。

劉秀稱帝後,很想立陰麗華為皇后,但陰麗華並不接受,還告訴他不要忘了患難時郭聖通對他的支持。劉秀只好立郭聖通為後,封陰麗華為貴人。但劉秀一直寵幸陰麗華,郭聖通倍受冷落,多次與劉秀鬧矛盾,最後被廢。郭聖通雖然被廢,劉秀還是善待了她,最後善終。

公元57年,劉秀在洛陽病逝,終年63歲。在位32年,中興漢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996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