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我們都知道是乾隆年間最大的貪官,但是和珅是在嘉慶上台的時候除掉的。乾隆時期和珅正混的風生水起,《清史稿》中乾隆朝最大的貪官另有其人。此人叫王亶【dan】望!
圖【影視中的王亶望】
王亶望出自官宦之家,他爸是江蘇巡撫,憑藉上代餘蔭取得的監生資格,也算是飽讀詩書,自己年輕時中舉人。可中了舉人不意味你就有官做。要麼接著考,要嗎掏錢嗎!作為官二代,自然有錢有路,於是花錢買了個知縣,憑著用錢開路的秘訣一路高升!先是做甘肅山丹、皋蘭等地的知縣。後來又升任雲南武定知府,又調任寧夏知府。頂峰時官至浙江布政使,並暫代浙江巡撫一職。
官越做越大,膽子也越來越肥了,為了撈錢,王亶望與陝甘總督勒爾謹商量;肅發生災荒為由,請求朝廷再「以甘開(監捐)」。監捐意思是:可以通過捐糧食來換取國家官方學校監生的資格,說白了就是賣國子監監生名額!朝廷同意後。王亶望又把捐監的方式變通一下—可以直接捐銀子!以內地倉庫儲糧未滿為名,下令諸州縣收捐。捐來的錢當然就被這些官給貪了,其中王亶望貪得最多!
捐來的那麼多錢沒了,自然要給朝廷一個解釋,於是說甘肅連年大旱,糧食都拿去賑濟災民了。不但沒有被朝廷追究,還被表揚了一番。於是更是變本加厲,各縣紛紛效仿,賺得是盆滿缽滿,但好景不長,乾隆四十六年,甘肅循化發生回民起義,乾隆派阿桂率兵進剿。由於連日陰雨,耽擱了行程,阿桂奏報給朝廷請求延緩進軍。而此前當地官員卻說當地連年乾旱。乾隆大怒,名阿桂調查此事。阿桂、李侍堯調查發現王亶望令監糧改捐銀,並虛銷賑粟。上報給皇帝後,乾隆大怒,命侍郎楊魁赴浙江與巡撫陳輝祖嚴審王亶望。
圖【乾隆】
經過會審王亶望、王亶望自覺供認,從監糧改捐銀開始,他命令蘭州知府蔣全迪示意諸州縣謊報旱災,從中獲利。最後,甘肅大小官員一百多人被法辦,其中王亶望斬首、王廷贊絞死、勒爾謹自盡,二十多名官員被殺,七八十名官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懲處,抄其家產,抄沒金銀一百餘萬兩及大批珠寶玉器等。此案震撼大清朝野!成為乾隆時期最大的貪污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