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宇宙都是韓國的,他們這麼自大,其實是因為這段歷史!

日本對韓國進行了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殘酷的殖民統治不僅剝奪了朝鮮人積累民主政治經驗的機會,而且也是導致解放後朝鮮半島分裂的根本原因之一。

自古一直到中世紀為止朝鮮半島一直深受大陸勢力。但日本在進入近代社會的過程里捷足先登,接受西方文明,並效仿西方模式欲把朝鮮半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可能正是文化的落後性和自卑感讓日本獸性大發、瘋狂殺戮。作為海洋勢力的日本(其背後的支持者是英美)對朝鮮半島的染指,一下子使得朝鮮半島具備了極其明顯的地政學位置,從而成為了東西方勢力,即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的必爭之地,而在兩者勢均力敵、難分勝負,又不得不互相退讓、以求相安的國際環境中,朝鮮半島被分裂也就具備了極大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此說來,三八線的形成似乎緣於1945年美蘇為達成勢力均衡而對朝鮮半島的分割占領,但事實上在日俄戰爭爆發之前,三八線就已浮出歷史的水面,昭示著歷史的發展脈絡。日俄戰爭爆發前日俄雙方為避免戰爭曾就分割朝鮮半島而談判,日本提出以北緯三十八度為界劃分勢力範圍,而俄國當然不肯讓自己的既得利益被這樣輕易瓜分,於是談判失敗,戰爭爆發。俄國戰敗,日本逐步控制了整個朝鮮半島,緊隨其後的就是所謂的朝日「合邦」、大韓帝國滅亡,日本開始了長達三十五年的完全殖民統治。此後,分裂的陰影開始緊隨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同一民族。

二戰末期蘇聯參加對日作戰,輕易地擊潰日本的關東軍,向半島推進。而此時的美軍還駐紮在琉球島,進入半島尚需時日。如果此時蘇聯占領整個半島,美國也只能望洋興嘆。但歷史沒有給這個分裂陰影籠罩的民族可能帶來完整重生的機遇,——極度不安的美國急忙向蘇聯提議以三八線為界解除日軍武裝,各自在南北接受投降。蘇聯在半島的完整性和自身的可能利益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它需要美國的經濟援助,並希望參加對戰敗國日本的占領,於是蘇聯痛快地大出美國人意料地同意了提議。而作為主戰場的韓國因沒有一個真正有組織力的得不到美國認可的政府沒能在受降書上簽字,於是朝鮮的「國事」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由別國(主要是美國)來管的「閒事」,喪失了在軍事自主、國家獨立和統一等一系列重大民族問題上的主動權。這成為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直接原因和具體契機。

剛從殖民地身份中擺脫出來的朝鮮半島旋即開始了內戰,以金日成為代表的左翼勢力和以李承晚為代表的右翼勢力之間展開了對政權的爭奪。依據朝鮮半島的歷史狀況以本民族主體性力量來進行武力統一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半島獨特的地政位置必然招致相關外國勢力的干涉。因為不管是哪一方得勝從而實現國家的統一都不能令以美蘇為首的兩大對立陣營滿意。因此,在金日成領導的人民軍幾乎完全占領半島的情況下,美國急忙操縱聯合國介入戰爭,因為共產主義革命已經在中國成功,美國深感必須使日本處於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金日成獲勝意味著朝鮮半島則將全面共產主義化,半島必將成為「指向日本心臟的刀」,所以必須將半島南部置於自己的勢力範圍才符合美國的亞太戰略。而當聯合國軍幾乎完全占領朝鮮半島的情況下,戰火蔓延到了中國邊界,剛剛從戰亂中誕生的中國隨即出人意料地果斷宣布參戰,因為如果半島完全置於資本主義海洋勢力的控制,對中國和蘇聯的安全都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威脅。人民志願軍把聯合國軍趕回了三八。以實現民族統一為目的的內戰,卻在外國勢力的干涉下成為進一步加深南北分裂的泥潭。

這樣看來,朝鮮半島因其特殊的地政位置似乎是很無辜地被歷史框定在了必然分裂的怪圈裡。然而僅僅從外因來尋找民族分裂的原因是一種非主體性歷史認識,一個民族慘遭分裂這個民族自身也是難逃其咎的。就像朝鮮的愛國啟蒙學者朴殷植所說:「國家是形態,民族是精神,現在韓國的形態雖已崩潰,但只要精神沒有滅亡,形態即有復活之日。」但事實是朝鮮作為一個曾經長期有著完整主權的國家其形態的確沒有滅亡,但復活後的形態卻是面目全非,對於無數的普通朝鮮人而言這種形態可稱得上是面目猙獰——南北之間家人離散、手足相殘、國土分裂,並以「國家」的名義彼此之間刻意隔閡、惡意攻擊……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朝鮮人的民族精神雖然沒有滅亡,但在長期的殖民統治的淫威之下發生了嚴重的變異和分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939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