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入關以後,頒布了「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不剃一律砍頭,當時不知多少漢人為此流血而亡。
經過兩百多年,在清王朝統治下,中華大地飽受欺凌,許多愛國志士勵志推翻清朝,儘快剪掉這象徵屈辱的髮辮。
是誰不顧清朝的高壓政策,第一個為革命剪掉了辮子呢?

辛亥革命後民眾剪辮場景
在清末,海外已經有很多華僑,他們許多人剪掉了辮子,但這是在國外剪的,剪的沒有風險,也與革命無關。
真正第一個在國內剪辮子的是革命家、國學大師章太炎。
章太炎,也叫章炳麟,浙江餘杭人。因為非常崇拜反清的顧炎武,而顧炎武名絳,所以他改自己的名字為絳,字太炎。
章太炎幼承家學,天賦異常,是聞名的國學大師,黃侃、錢玄同、魯迅、周作人、沈尹默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但他卻並不是個書呆子,痛恨清政府的所作所為。1895年,章太炎加入強學會,1897年發起成立反清的興浙會。
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剪掉辮子的呢?

1900年7月26日,章炳麟到上海滬西的張園開會。當天到會的全是滬上「名流」,有唐才常、文廷式、馬相伯,容閎、嚴復等八十餘人。他們組織了一個「中國議會」,準備以上海為基地,湖廣為策應,組織南方軍隊北上營救光緒皇帝,建立漢人執政的君主立憲國家。
當時章炳麟是上海《亞東時報》的主筆,他同意在上海發動「革命」,但不同意再擁戴光緒,革命務必徹底,反滿要從頭到腳。章炳麟只有33歲,資歷尚淺,眾多名流對其言論無動於衷。章炳麟說到激動之處,為表反清決心,找來一把剪刀,親手把自己辮子剪斷,當場令這些大佬大驚失色。
1900年,在清朝官員的鼻子底下剪辮子鬧革命,這還了得?
章炳麟馬上受到捕快的追捕。他只好潛回杭州老家躲在寺里,連大年初一都是和老和尚一起念著佛經過的。
章太炎是革命家,但一生行事古怪,常被人視為「瘋子」。
1906年,章太炎出獄赴日,在歡迎會上,章慷慨陳詞說:
「要成革命大業,必須有精神病人的執著和勇氣,」
「大凡非常可怪的議論,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想.....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

章太炎(中)與孫中山(左一)等人合影
宋教仁被刺後,章太炎認清了袁世凱想要復辟帝制的野心。他看到親手締造的民國要毀在袁世凱手裡,不顧自身安危,毅然入京,要當面痛罵袁世凱禍國之心!
他打算仿效方孝孺的故事,執喪杖,穿麻衣,到中華門和袁世凱的總統府去大哭,來哀悼共和制度的滅亡。
他的這一想法告訴他的學生等人後,眾皆譁然,認為他的這一想法太過瘋狂。
後來他遭到袁世凱的軟禁,他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在住所的門窗上、桌上遍寫「袁賊」二字,以杖痛擊之,稱作「鞭屍」;又扒下樹皮,寫上「袁賊」字樣,然後丟入火堆燒掉,整日以此為樂。還在室內寫滿了「殺、殺、殺、殺、殺、殺、殺,瘋、瘋、瘋、瘋、瘋、瘋、瘋」的對聯,表達他的憤懣之情。
從此以後,「章瘋子」之名不脛而走,世人皆知。
作者:頭條號 / 歷史磨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9329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