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20年間丟了19個屬國,有的獨立建國,有的成別國領土

公元1644年,清朝的軍隊經由吳三桂的帶領得以入關。所謂「關」,即山海關。自此,清兵得以無所忌憚的攻占了當時明朝的都城北京,由此開創了大清王朝近乎300年的封建統治。而回顧當年清朝剛剛統治天下時的威風八面,坐擁天下遼闊疆土,看似叱吒風雲,誰又能想到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王朝會落得個悲涼的下場呢?

清朝最昌盛的時代,附屬在它身下的共有19個屬國。這些屬國或近或遠的環繞在中國周圍,依附著當時的清政府而生存。但是隨著清朝國運的逐漸衰敗,這些屬國在當時的列強手裡一一淪陷。而可笑的是,這些屬國被列強占領時,當時的清朝皇帝從沒有換過。

換而言之,這19個屬國在僅僅不到20年的功夫里,就離我們而去了。至於這個皇帝,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光緒了。而至於這19個屬國之一——朝鮮值得一說:

光緒二十年,即1894年,當時的朝鮮還不分南北,作為朝鮮的宗主國,當時的中國有義務幫助朝鮮解決困難。故此,在1894年,朝鮮國內發生起義之時,中國軍隊應朝鮮當局的請求前往援助。然而這看似簡單的事情卻在日本的加入後變得風雲莫測。1894年,日本的經濟發展已經得到了穩定的提升,而此時的日本已經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了。

而伴隨著資本的逐步發展,對於日本來說,是時候在世界尋找一塊殖民地了。故此,在中國援助朝鮮的同時,日本也派遣人馬前往朝鮮。在日本的多方挑釁下,兩國於朝鮮土地上開戰。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的裝備落後,這一戰很快就分出了勝負。這一戰並不是結束,在中國軍隊的撤退後,在海洋上又爆發了一場讓無數中國人為之駭然的海戰,我們稱之為甲午海戰。

當然,這一戰的結果是眾所周知的。該年11月,中國以不可挽回的形勢戰敗。而作為戰敗的結果,《馬關條約》的簽訂可謂是喪權辱國。而在其中一系列的賠償和割地之外,有一條卻是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那就是中國必須承認朝鮮的獨立。當然,作為戰敗國,中國在不得已的條件下,雖然不情願也必須承認這一點。

而日本之所以要中國承認朝鮮的獨立,無非是要將朝鮮作為自己的殖民地罷了。

在中國放棄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時候,朝鮮也由日本所扶持的傀儡皇帝掌權,而此刻實際上主持朝鮮內務的則是日本。

還有一個藩屬國值得一說——琉球:

琉球即是日本的沖繩。光緒5年,當時的日本薩摩藩派人滅了琉球王國,致使琉球滅國。而當時琉球國王也被日本人掠回了日本本土。

到了光緒6年,當時的李鴻章奉皇帝的命令處理琉球一事。而當時日本經過美國人的調節下,改變原本僵持的態度,同意將琉球一分為二,歸還中國一半,但是在李鴻章看來,日本歸還中國的那些個島嶼土地貧乏,而並沒有接受這種做法。故此上奏,決定將此事緩一緩。然而,當時的李鴻章並不知道他的這一緩造就了如今的琉球歸為日本的國土。

還有一個藩屬國那就是——越南:

清朝的順治年間越南就是中國的附屬了。然而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後,越南卻被將目光放到世界來尋找殖民地的法國給盯上了。為了奪取越南,清兵與法國開展了一場場戰爭。但是由於當時的陸戰為法國之弱項,故此,在與清兵的對戰中法國並沒有嘗到甜頭,甚至到了潰敗的地步。但是當時的法國並沒有放棄。

法國軍隊由海路進發,措不及防的攻占了當時中國的澎湖等地。而此刻,法國卻邀請英國出面遊說中國,勸中國放棄在越南地區的抵抗,只要放棄越南,法國就可以歸還澎湖。當時,李鴻章考慮若是澎湖失守,台灣難保的想法,故此建議放棄越南。而當時在越南的戰爭,中國頻頻占據上風,卻又不得不又因為皇命難為,軍隊撤退。

到了光緒11年,越南就正式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了。

早在皇太極與康熙時期就有朝鮮,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越南、寮國、泰國、緬甸以及南洋群島的蘭芳共和國,西南喜馬拉雅山有尼泊爾、錫金、不丹等,中亞地區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足有19國之多,他們都曾經依附於我們的天朝上國,卻不得不在強權的威脅下離開。所以說,強大才是王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871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