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個朝代,150年沒都城,最後好不容易摸摸都城門,國亡了

當年金國南下的時候,很快就打到了北宋的都城開封,把這座《東京夢華錄》里描寫的最繁華的城市洗劫一空,並且擄走了欽徽二帝及三千皇親國戚,從而宣告北宋的滅亡。

?xml:namespace>

其實當初北宋定都開封,本身就是個錯誤。開封四周一馬平川,北方游牧民族如果南下侵略,只要渡過黃河,基本上幾天工夫就可以打到開封。宋真宗的時候,遼國承天太后就曾率軍直逼開封,後來兩國訂立澶淵之盟罷戰,花錢買了個和平,北宋才得以延續一個半世紀。這個問題,開國的時候宋太祖就曾提出來要定都洛陽。但因為洛陽漕運不是很方便,生活條件艱苦,很多大臣包括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也反對,所以最終不了了之。

(北宋東京平面圖)

但是當金國異軍突起,滅掉遼國,並大肆往南用兵的時候,都城的危險就凸顯出來了。金人滅掉北宋都城後,不禁把開封颳得像水洗過一樣,而且把宋皇室大內也搜了個底朝天,連趙宋的祖墳也給一座座掏光,趙宋祖宗的骸骨被扔得滿地都是。

康王趙構南渡以後,在杭州被一幫遺民擁戴著當了皇帝,建立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雖說重新復國,但是卻不敢定都。因為都城開封在金人手裡。如果定了都,那就意味著承認國土已經被金人占去了,承認祖宗陵寢可以不要了。因此,只能把杭州改為「臨安」,臨時安定的地方,也就是說,是行在之地。總而言之,只有當開封再拿下來後,才能定都。

所以,對於南宋人來說,收復國土,收復都城,就成了他們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叫做「北伐夢」。

南宋早期的時候,軍事力量很強大,包括岳飛等人都在積極地做這件事,矢志北伐。但由於宋高宗怕欽徽二帝回來以後,他的位置尷尬,所以最後殺了岳飛,也破滅了全國上下如火如荼的北伐行動。後來宋孝宗繼位以後,給岳飛平了反,並雄心勃勃地開始北伐,這就是「隆興北伐」。可惜當時時過境遷,軍事力量已經很式微,也不再有岳飛韓世忠這樣的名將,結果打得一塌糊塗。北伐失敗。

(隆興北伐)

後來宋寧宗的時候,權臣韓侂胄再一次舉全國之力來了一次北伐行動,歷史上叫「開禧北伐」。當時輿論宣傳得非常好,大家都熱血沸騰,雄心勃勃,但是,最終北伐依然草草收場,失敗的原因,固然與韓侂胄北伐的動機不純有關係,但是,將帥缺乏,還是原因中最根本的一個。

開禧北伐之後,宋人再也不敢有北伐行動。直到金國衰敗,蒙古崛起。蒙古人和宋人聯合,滅掉了金國。雖然滅掉金國,但由於宋人的軍事較弱,不敢和蒙古討價還價,所以都城開封又從金人手中,轉移到蒙古人手中。

蒙古人得到開封,也沒怎麼在意,畢竟那只是個150年前的都城,此時早已破敗不堪。因此就收兵北撤,留下大片空擋。這就讓南宋君臣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收復都城的夢想再一次燃起。這樣,端平年間,由趙葵兄弟為代表的主戰派,就提出了一個收復「三京」的計劃。這次行動,因為「三京」幾乎都是空城,所以很快就被宋軍占領了。但是,宋軍的這次擅自行動,激怒了蒙古人,他們再次渡過黃河,舉兵南下,結果,宋軍由於糧草不濟,增援不夠,只在「三京」包括開封呆了十來天的時間,就被蒙古人攆出來。蒙古人也看出了宋人的野心,在這裡加強了防範。從此,宋人收復都城的夢想,徹底破滅,直到最後滅亡,也都一直沒有都城,只有行在。

(南宋行在臨安平面圖)

不過,雖說南宋只有行在,但是他們在臨安這個地方卻修起了比北宋都城開封更豪華氣派的宮殿,建起了更設施的完善設施,南宋統治者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還孵化出了像賈似道這樣貪圖享受的「蛐蛐宰相」。看來,只要日子過得很舒服,有沒有都城,似乎都是沒有關係的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827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