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一共和21支外軍打過仗,沒想到傷的最慘的是這三個國家

在韓戰期間,我軍曾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加拿大等組成的"聯合國軍"和南韓軍共17國部隊交戰;20世紀60年代之後,又與印軍、美軍、南越軍、蘇軍、越軍交過手。算下來我軍總共和21國部隊都有過不同程度上的交戰,這是我軍偉大的軍史,使得我國可以揚眉吐氣,不再受其他國家欺負,讓我國從屈辱中走了出來。

韓戰是美軍與我軍首次交鋒。1950年彭德懷帶領志願軍開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進行了將近3年的奮戰。我軍與美軍的第二次交鋒是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的援越抗美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援越抗美戰爭中,先後派高炮部隊分5批開赴越南輪戰,連同配屬援越工程支隊的高炮支隊,共有16個支隊(師),轄63個大隊(團)及部分獨立營、高射機槍連和勤務分隊,共計15萬餘人。

我軍與美軍的第三次交鋒是1969年至1973年的支持寮國抗美防空作戰。在寮國期間,我軍對空作戰95次,擊落飛機35架,擊傷24架。在援老抗美防空作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有269人獻出了生命,其中210人被安葬在寮國孟塞和班南舍烈士陵園中。

英軍與我軍首次交戰是在1949年的渡江戰役之前,1949年4月20日,為阻止我解放軍渡江,英國軍艦向我軍進行挑釁,我軍立即予以還擊。三次交火,英艦損失慘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經典"之戰是消滅了大英國協第一師第二十八旅的"皇家蘇格蘭團"、大英國協第二十九旅的"格洛斯特營"和"皇家重型坦克營"三支"王牌"部隊。

1951年10月3日,在朝鮮馬良山,中國人民志願軍坦克第一師與英軍"皇家蘇格蘭團"開始了生死決鬥。戰鬥結束後,"皇家蘇格蘭團"第一營的1701名官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布滿主峰,在被坦克摧垮的碉堡里,發現了英軍營長的屍體,倖存的46名英軍官兵高高地舉起了雙手,整個戰鬥只用了3個多小時。韓戰期間,英國死、傷、被俘、失蹤官兵4435人,馬良山一戰損失就占總數的39%。

我軍與法軍的第一次交鋒是建國初期在越南進行的。1950年底,中國顧問團協助越南軍隊準備進行邊界戰役,在中國境內裝備和訓練了一大批越南主力部隊。邊界戰役舉行前,越共中央又要求中國派一位高級軍事指揮員,協助整個戰役的組織指揮。陳賡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趕到越南,經過戰場調查,很快擬訂出邊界戰役的作戰方案,得到了武元甲等越軍前線指揮部高級指揮員的一致同意。隨後,中國師、團、營三級軍事顧問成員,分別深入到越南各參戰部隊,協助越軍各級指揮員做戰前準備。

按照陳賡擬訂的作戰方案和中國軍事顧問團的精心指揮以及越南軍民的奮勇作戰,經過七晝夜連續激戰,越軍全殲法軍兩個精銳兵團3000餘人,解放了高平,並乘勝攻占了七溪,同登、諒山、亭立、安州等地的法軍望風而逃。邊界戰役後,陳賡回國。後來,越南軍隊與法軍的紅河戰役、東北戰役、寧平戰役、西北戰役、上寮戰役等,都是由韋國清帶領的軍事顧問團協助展開的。特別是奠邊府戰役,宣告了法國侵略戰爭的徹底失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95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