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去古代皇帝不說,晚清後,近代史上做皇帝做的最短的,無非就是袁世凱了吧。連晚清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雖說第二次上位,僅僅當了十二天的傀儡皇帝,就被迫下位,但好歹人家在這之前也坐了三年的皇位。
而可憐的袁世凱,稱帝才83天,就面臨人人喊打的局面,最後不得不廢除帝制。隔年,袁世凱就因為尿毒症,一命嗚呼。
不說袁世凱生前的所作所為,今天就來說說,袁世凱這個人是如何把自己補死的。雖說官方表明,袁世凱最後死於尿毒症。但是眾所周知,袁世凱這個人生前,身體好得不得了,精神十分旺盛,幾乎就沒生過大病,怎麼會突然得了尿毒症去世呢?
小編覺得,袁世凱不是受尿毒症的禍害,而是活生生的被他自己補死的。用現在的話來說,袁世凱就是個吃貨,簡直是在用生命來演繹「吃貨」這個詞。袁世凱最愛吃什麼?據說他最愛吃海參、鴨子、人參、鹿茸這些大補的食物,他還有個特殊的癖好,就是非常喜歡喝人奶。袁世凱愛吃,還上了《民國吃家》這一本書,這本書就專門介紹民國的吃吃喝喝。
袁世凱呢,雖然愛吃,但他只喜歡吃宮廷菜還有自己家鄉的豫菜,他也算不上什麼美食家,頂多是吃得多而已,偶爾還會自己創新出幾道新菜品,像鹿茸喂鴨子就是袁世凱想出來的。別人養鴨子,喂的都是穀物蟲子之類的,袁世凱好歹當過皇帝,想法也跟別人不一樣,他是拿鹿茸拌高粱來喂鴨子。這鴨子吃的簡直比人吃的都還要好阿。
在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當地官員為了討好袁世凱,就發明了一種海參的新吃法。用涿州貢米釀入海參腹內,加上蔥、姜、胡椒、醋、蛋皮,煨制而成。這種做法柔潤清香,蛋皮柔脆,酸辣開胃。袁世凱非常喜歡,命名為「直隸海參」,後來就成了河北的一道名菜。
袁世凱不僅喜歡吃,還很能吃,他的餐具都是比別人要大一號。早餐除了要吃雞絲麵,他還要吃一大盤白饅頭,一大盤雞蛋,咖啡或茶一杯,餅乾數片。午餐和晚餐除了正餐外,外加4個雞蛋。近60歲時他還能吃下整隻雞。
前面說到,袁世凱愛吃鴨子,他尤其愛吃鴨子皮,跟慈禧一個樣,而且吃相極其狂野,不改武人特色:大口嚼著,還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在吃鴨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袁世凱多久沒吃肉了。
除此之外,袁世凱特別愛吃補品,他吃補品不像別人適當進補,他是愛亂補。比如人參一般都是煎湯服用,袁世凱是大把大把的放嘴裡嚼,有時候吃的是直流鼻血,他也毫不在意。而且他因為愛喝人奶,他還特地聘請了兩個奶媽,奶媽幹啥?就每天專門擠奶給袁世凱喝。事實證明,袁世凱這樣胡吃海塞,又加上亂補,對身體一點也不好。
再加上袁世凱當了皇帝以後,這個皇位本來就坐的不安穩。袁世凱的姨太太們還在正月十五,袁世凱吃元宵的時候,突然大吵大鬧,原因就是六、八、九3位姨太太為了「妃」、「嬪」之稱爭起來了。袁世凱長嘆一口氣,說:「別鬧啦!你們都要回彰德,等著送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說完回辦公室去了。從此,這個精力旺盛、除了腿部有輕微風寒幾乎從不生病的男人食量漸減,懨懨成病。
最後1916年,袁世凱因為尿毒症去世。想來想去,袁世凱如果不亂吃亂補,不做春秋大夢,妄圖稱帝,他或許還能活的再久一點。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原創聲明:文章中文字內容屬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媒體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對話近代史」,一起探討鮮有人知的近代史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64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