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孫女隱居天津五大道開西餐廳30年,袁家騮親筆題寫蘇易士

天津五大道之一的成都道上,有一家開了三十多年,沒換過地方,沒開過分號,沒換過老闆的蘇易士西餐廳,這家傳奇餐廳的創辦人叫袁家倜,是袁世凱的孫女。

袁家倜的父親叫袁克端,是袁世凱的第四個兒子,四姨太吳氏所生,吳氏是袁世凱在朝鮮當總督時,娶的三個朝鮮姨太太中的一個。袁世凱搞洪憲帝制時,袁克端刻了一方「皇四子」的印章,自比雍正。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這位四皇子一下子變成了老百姓,他不太能接受,竟然有點兒精神失常。袁克端娶了天津鹽商何仲瑾的女兒,據說當時何家在天津,僅是出租的瓦房就有幾千間,雖然說這個說法有待考證,但是呢,如果實力不夠,也攀不上袁家這門親。

袁世凱去世後,各房子嗣分家產,遺產中的現金被分成17股,每股12萬銀元,分給每個兒子一份。15個女兒,每人分到嫁妝費,銀元8000塊。姨太太們各自隨兒女生活,沒有現金,而是均分了袁家的金銀細軟、瑪瑙玉器、綢緞裘皮等值錢的東西。

在天津南京路大營門有一座袁家大院,院子裡面有六幢大樓。袁世凱的大部分姨太太及其子孫們都聚居在這兒。1924年,袁家倜出生,自小便出生活在這個大院裡。袁克端後來當過張作霖大元帥府的參議,又在開灤礦務局當掛名董事,每月領300塊大洋,也不用上班。

袁克端的姐姐嫁到了無錫,婚後沒孩子,所以在袁家倜4歲的時候,她被過繼給了在無錫的姑姑,袁家倜去了無錫。姑父是個實業家,袁家倜在無錫住的房子,現在改成了博物館。房子有三層樓,院子裡還有網球場和游泳池。家裡有三十多個傭人,司機、管家、保姆、清潔工一應俱全。大一點的時候,袁家倜去上海中西女子中學念書。在她17歲那年,姑姑姑父出國,又把袁家倜送回天津。這時候,袁家已經沒落,但仍然是家大業大,還雇著幾十個廚子、僕人、老媽子人。

(袁世凱和子女)

袁家倜嫁給了天津元豐五金行老闆丁竹波。1951年,袁克端去世。因為他自小養成了揮霍無度的習性,又有大菸癮,所以在去世之前,他的家產也敗得沒剩下什麼了。然後接下來又是公私合營,丁竹波不再是民營老闆,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線下滑。袁家倜出門,從坐汽車變成了做黃包車,又從坐黃包車變成了擠公共汽車,她哪擠過公共汽車啊,在汽車上丟過兩回手鐲,丟過兩回戒指,都是金的,錢包也被人偷過。

再後來是文革,袁家倜全家更倒霉了,被發配到農村,到天津西郊大寺王莊村落戶,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袁家倜當時已有三兒一女,大女兒在甘肅祁連山插隊。她和丈夫帶著三個兒子,在農村生活了八年。

在鄉下,為了驅趕蚊蟲,袁家倜學會了抽菸;糧食不夠吃,天天就吃玉米面和野菜,就這樣能吃飽已經不錯了。乾了兩年農活,她一個弱女子,40斤一袋的土豆,扛起來就走,成女漢子了。

(袁家倜)

但是袁家倜這個人腦子特別活,她會想辦法,當時生產隊工分太低了,一個壯勞力,干一天活,掙一毛五分錢。因為丈夫是干五金行業的行家,袁家倜就大膽向生產隊長建議,在村裡開辦一家五金小工廠,給村民掙點兒外快。隊長也是窮怕了,大力支持,袁家倜就和丈夫一起辦起了當地第一家鍍鋅廠,她當會計,丈夫當廠長。工廠開工第一年,村裡的工分提高到八毛五分錢,給農民帶來不少實惠,袁家倜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袁世凱一生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有22個孫子、25個孫女。他的二子袁克文是著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風流倜儻,才華橫溢。袁克文的兒子袁家騮,可以說是袁世凱後人中最優秀的一個。他曾獲得全美華人協會傑出成就獎,他的妻子吳健雄是世界首顆原子彈研製人員中唯一女性。1973年,袁家騮受周恩來總理邀請回國參觀、考察,周恩來和鄧小平都親自接見。周總理批示,袁世凱第三代後人逐漸恢復自由。袁家騮回國,可以說改變了袁家後人的命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頭腦靈活的袁家倜。

(袁家倜與袁家騮)

1978年,袁家倜一家人從農村回到天津,住進了位於天津成都道40號的小洋樓。1987年初,當時深圳市市長吳小楠、市委書記李灝有意聘請袁家騮和吳健雄夫婦二人做深圳特區政府的高級顧問。袁家倜得知這個消息後,便陪著袁家騮和吳健雄博士一起去了深圳。

這一年袁家倜是63歲,她就任深圳特區發展公司經濟顧問,參與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度假村建設項目,成為深圳第一批創業者。後來她在深圳買了一些原始股,賺了70多萬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

袁家倜在深圳工作了六年,於1992年返回天津。那時候還不能匯款,袁家倜就把70萬現金裝在行李箱裡提回了天津。

這時候袁家倜已經69歲了,她想憑自己在深圳的經驗,與人合股辦一家房地產公司,她打電話徵求吳健雄和袁家騮的意見時,遭到了反對,袁家騮說:「你歲數也不小了,還是別干房地產公司了,那個行業太辛苦了。照我看,天津人做西餐、吃西餐的歷史很長,但西餐廳太少了,我建議你開一家西餐廳,生意肯定好。」

袁家倜一聽,覺得這個主意是不錯,於是就在成都道自己家小樓的一層和二層,把餐廳開了起來,然後請袁家騮給餐廳題寫牌匾。本來餐廳名字想叫「蘇伊士」,就是蘇伊士運河的意思,袁家騮覺得這個伊字寫出來不好看,就給改成了容易的易,所以就成了蘇易士餐廳。

房產是自己的,因此省去了房租開支。袁家騮給餐廳定了三條規矩。第一,高度衛生;第二,價格公道;第三,熱情誠信。她請了最好的廚師,自己當餐廳經理,蘇易士越來越火。馬季、姜昆、梅葆玖等名家都曾光顧過這家餐廳。

袁家倜算是袁家後人中,少有的保持了大家族生活方式和水準的人。她穿衣服特別講究,化妝品、指甲油、首飾、包,都是大牌。她說自己對琴棋書畫沒有天分,唯一的愛好就是購物。餐廳賺錢了,她也做了很多慈善,比如從1997年開始,她與天津市最困難的薊縣滿族鄉孫各莊第一小學結成對子,出資幫扶學校最困難的優秀生,堅持了很多年。現在餐廳已經交給了袁家倜的兒子打理。(文:何玉新)

(袁家倜在蘇易士餐廳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54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