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憶西藏平叛戰鬥:兩戰士曾因舉起軍用水壺而活命

我在戰場

戰場是敵我激戰的場地,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變是戰場特點,敵我都企圖在想不到的時間、地點和戰法上出其不意的消滅對方,無論主變和應變都要爭取主動擺脫被動,就必須不斷的變換時間、地點和戰法,所以說變是絕對的。活動於戰場的戰士既要參戰又要放哨、宿營和吃飯等,因為變,奇聞趣事時有發生。

我曾經以一名騎兵的身份參加西藏平叛戰鬥,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匯總和整理此文,供欣賞、研究,並供戰友們借鑑,以趨利避失。

戰鬥篇

1;兩發炮彈創奇蹟;圍殲戰進行到關鍵時刻。一股敵人被壓縮在一條大溝內,敵以本地馬適應性強的優勢強行突圍,上級要求炮兵以火力攔阻。此時,我們連剛行進到一座約十多米高的小山丘下,在內地只需幾分鐘便可衝到頂部,然而、在這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氧氣嚴重不足,加之腐朽之草集聚較厚,異常鬆軟,因此、上該小山丘極為困難,每向上爬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上級急令下,連隊幹部利用配備的本地馬將火炮分解,逐件送上陣地,攜帶瞄準具和射表的正、付班長都還沒有上來,為不失戰機,付連長在沒有瞄準具和射表依據的情況下,概略調整方向和升降機,排長裝填炮彈,結果第一發落點距目標約差一半,需修正,若等待攜帶瞄準具和射表人員上來,就可能怡誤戰機。面對即將突圍之敵,付連長只好概略轉動升降機,結果第二發命中敵群,造成這群敵人重大傷亡,迫使敵人四處逃命,被部隊各個殲滅。我連當場受到上級通報表揚。這兩發炮彈創造了我連無瞄準鏡和射表依據的情況下發射命中的奇蹟。

2;軍用水壺建奇功;部隊宿營地靠森林,戰士進林去找乾柴準備做飯,卻遇兩持槍叛匪,他們企圖劫走這兩名戰士。在這緊急情況下,戰士靈機一動將自己的水壺舉起,本想用它與敵人拼,敵不知是什麼武器,卻被戰士嚇跑了。兩戰士奇蹟般的脫險。在部隊里被傳為佳話。

3;輕與重武器;叛匪在甘南瑪曲縣以西黃河北岸灘區大規模集結。為儘快平息,部隊開始了大規模的圍剿行動。即著名的黃河灘圍殲戰。集中多個團的兵力,採取南依託黃河天險,東、西、北三面扇形秘密包圍,逐步推進,縮小包圍圈,計劃一舉殲滅。在到達攻擊位置後擬天亮發起總攻。天亮時才發現敵人集聚了幾十萬牛、羊於黃河灘,以此作掩護來抵抗。這麼多牛、羊是該縣重要財產。為此指揮部命令;進攻發起後不得使用機槍、火炮等殺傷力大的武器,這樣部隊無法施展優勢,只好以步槍、馬刀近距離和敵人拼殺,進攻難度較大,交戰時間也長,雖將敵大部殲滅,但一部分骨幹渡河逃跑,我亦造成一定的傷亡。

4;爭取的前與後;初戰規定;先政治爭取後軍事打擊。一位班長持衝鋒鎗追擊三叛匪,邊追邊喊『繳槍不殺』,一直追到距敵很近時,若果斷射擊,完全能將三叛匪消滅,可他繼續喊話。不成想被敵轉身一槍將其擊殺。這是什分慘痛教訓,連續發生多起後。規定做了調整。先軍事打擊再作爭取工作,校果顯著,部隊每打一次,進行休整時,都有成批前來繳槍投降的。只是前與後做了調整其效果變了。戰場是人類互相殘殺特殊場地。既然是戰場就只有消滅敵人才能達到保存自己的目的。

5;快與慢和生與傷;付班長先到達山頂發現了敵情,在給後上來的付連長指示目標時,付連長發現對面有閃光,他很快縮下身子躲過一劫,付班長動作稍慢了點卻負了傷。

6;絕處與奇功;二排在執行任務時失去了聯繫,在這深山區又是戰區,加之斷糧多日,情況什分危急。各級領導都很著急,採取了許多辦法還是沒找到。就在失望時,友軍傳來信息。友軍是步兵在圍遷一股乘馬叛匪時,就在敵即將逃脫的緊要時刻,遇到失聯的二排,該排利用騎兵的優勢快速堵截,協助友軍全部遷滅該敵。友軍建議我部給予立功。友軍得知我部斷糧多日給予幫助。二排不僅找到了部隊,還立了功,同時帶回戰利品和救急糧,在戰場上奇蹟隨時都可能發生。

7;口令的正與誤;黃河灘圍殲戰時匪首乘羊皮筏渡過了黃河到達黃河彎曲部。為了出其不意予以殲滅,部隊選擇在無月光黑夜,入夜後,在舟橋部隊開始在黃河架設浮橋的同時,部隊秘密向黃河岸邊開進,規定不得使用任何發光器材,在無月光黑夜又是行進在較深的水沖溝里,且多路開進,為防掉隊,各連規定了許多信記號;諸如扎白毛巾,反穿棉衣等,因黑暗這些信記號基本不起作用,只有用傳口令聯絡和指揮。本來就因黑暗而什份緊張,前邊傳來『快步前進』【騎兵的一種口令】,當傳到後尾排時卻變成『脫褲前進』大家以為要趟水過河,全都脫掉了褲子,在這種情況下,最怕掉隊的這個排掉隊了,直到天亮時才歸建,

8;訓練與實戰;步騎槍撞針彈簧特硬,射擊訓練扣板機時曾將撞針閃斷。為此,凡訓練扣板機時要求拇指必須同時扣住機尾以減輕擊發時的撞擊力,這已成習慣。在戰區一戰友站哨,哨位選在塔洞裡,既可隱蔽身體又可發揚火力。敵人利用無月光黑夜,乘我十二時換班時,偷襲我駐地,由於天特別黑,其中一敵人竟然爬在我哨兵腳下,哨兵發現了敵人,敵人尚未發現我兵哨,哨兵果斷射擊,可連開三槍,均未發射,但由於他的操作聲被敵發現,敵只一槍將其擊斃。事後各級領導將烈士的槍作發射撿驗,結論槍沒問題,經多方面的分析,最有可能是扣住機尾射擊的結果。

9;輕裝之苦;為了偷襲,部隊輕裝,減掉了帳蓬和炊具等,結果偷襲失敗需繼續追擊。沒遮風擋雨的帳蓬,只好坐地休息,但沒了炊具就吃不上飯,短時能堅持,時間一長,戰鬥力受到極大的影響,收容隊超過了戰鬥隊。部隊暫時失去了打大戰的能力。

10、草地之苦;追剿到達黃河彎曲部南部,需過一片沼澤地,本來通行就十分困難,加之我們是炮兵,馱載較重,有的人既要牽乘馬又要牽馱騾,特別是前方部隊經過時,已將能負荷的草墩子踩壞,使我們難上加難。當我們小心翼翼的走進沼澤地中間時,先後已有幾頭馱騾陷入泥淖中,且越陷越深,戰友們只好集中力量進行逐個援救,先將火炮、炮彈和馱鞍卸下,以減輕負荷,然後前拉頭後抬尾全力搶救,付出巨大努力才救出。我們不僅要將乘馬和馱騾一匹匹牽出,還必須一次又一次的將火炮、炮彈以及馱鞍搬出,當我們從草地中間全部搬出時天已黑,因此只好在疲勞與飢餓的情況下宿營。

11;雪山探路;部隊開進路線選在雪山脊部,該山脊兩側非懸崖即陡坡,由於暴雪之後,將小路掩埋,我班為尖兵,探路任務自然由我班完成。最前邊戰士身上栓個繩,由後邊的戰士拉著向前趟路。雖多次遇險,終於為大部隊開進趟出了通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27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