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時,新兵都是十八九歲,稚氣未脫,剛離開家鄉,許多人是抱著學技能、學文化在兵營里發展來的,哪知要上戰場。誰都清楚,戰爭是殘酷的,不是鬧著玩的,命運好建功受獎,運氣差的話恐怕這一生再也見不到親人。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無論願意與否,都得奮力抗戰。
遺憾的是,開拔前列的幾萬名鐵道兵,因行軍途中延誤了十幾分鐘便被忽然從天而降的一場罕有的特大年夜暴雪封山,待推土機開出一條道路,自衛還擊戰宣告竣事,增援的一批鐵道兵,5年後若是不退伍的話,也並進鐵道部了,從屯子進伍的兵士都渴望成為吃皇糧的築路人。據我所知,從野戰軍退伍的那些兵士,少數人走上發財致富的道路,有的還成為億萬大亨,有的成為了廳局級領導,有的卻談不上很好。
對越自衛還擊戰銷聲匿跡後,對捐軀的戰士還保密了一些時間,戰後各地陸續收到在前列捐軀官兵的骨灰盒,有紅的,有白的。聽說紅的是壯烈捐軀的義士,國家還發給一筆撫恤金。白的是被當場處死的逃兵,不僅失去了兒子,而且還沒撫恤金,臉上也不光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