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宮殿看起來樸素,但全身鑲滿最貴的金絲楠木,號稱太和殿第二

有一種東西叫「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說的是外表華麗,但內里敗壞。而有一種東西卻和它相反,叫「敗絮其外,金玉其中」,說的是這東西外表看起來特簡樸,但實則內里非常華麗。比如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座宮殿,外表看起來普普通通,還有點陳舊,但實際上,它的內里可是「無比奢華」!

哪一座宮殿呢?請大家先看下圖:

這座宮殿是不是一眼看上去特別破敗,特別樸素呢?如果不告訴你它的真實身份,相信很多人都以為它只是一普通老百姓的屋子。其實,這宮殿可是「大有來頭」的,它被稱為「太和殿第二」,是承德避暑山莊的正殿,即主殿:

它有一個特別「哲學范兒」的名字——「澹泊敬誠」殿。「澹泊」二字取自《易經》:「不煩不擾,澹泊不失」。其意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之修身之道」。大意就是說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個好皇帝,康熙特別喜歡這兩句話,並將其用作座右銘。

承德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這座山莊專屬於愛新覺羅家族,每到天熱的時候,皇帝就帶著老婆孩子一齊到這來避暑,辦公,咱們今天講的這座澹泊敬誠殿就是皇帝來避暑山莊時處理政務,接見外國使臣和少數民族首領的地方,比如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英使馬戈爾尼等,相當於故宮裡的太和殿。

這座宮殿始建於康熙年間,乾隆時又大規模進行整修,別看它的外觀普普通通,內里可全是用的金絲楠木,楠木分金絲楠、水楠和香楠等種類,而最牛的就是金絲楠木,這些木頭,主要產自兩廣、貴州等地的深山之中,民間對於採集金絲楠木有這樣的說法:「一木初臥,千夫難移。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可想而知,如此大的一座金絲楠木殿得用掉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據史料記載,這些楠木光運到北京就用了10年時間。

在「澹泊敬誠」殿內部,最惹人眼球的就是正中的「龍椅」,這把椅子看起來舊舊的,但它可是用的木中之王——紫檀來做的。在古代,紫檀可是只有帝王才能用的木!

在龍椅後面有一扇超大號的屏風,一般來說,龍椅後面的屏風雕刻應該是龍,而在澹泊敬誠殿的這個屏風上卻雕刻著163位農夫在田間地頭忙碌農活,收割的場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皇帝想告訴百姓們:「你看我雖然來承德避暑山莊玩,但也不會忘記農業是咱國家的根本,我們得時時刻刻依靠辛勤勞作的農民們。」

在整個殿里還有一個看點—隔扇和頂棚處有735塊天花板,其上全部雕刻有萬字、壽桃、蝙蝠、卷草等浮雕紋飾,象徵「五福捧壽、萬福萬壽」之意。(如下圖)

澹泊敬誠殿雖然康熙時就有了,但在這裡留下印跡最多的還屬乾隆,在大殿門的正上方和左右側還留下了乾隆三個年齡段的「三種心態」:

這塊匾位於殿的大門正上方,是乾隆86歲,剛剛當上太上皇時寫的。匾上的文字大意就是說避暑山莊的修建是我祖父的功勞,我每年時不時來這裡,我要感謝我的祖父為我創造了如此好的地方。同時,在匾的上下方還刻了兩枚璽印,上為 「太上皇帝之寶 」,表達了乾隆當上太上皇以後的喜悅心情;下方「心愿符初」,意在說明乾隆自己沒有違背當初的諾言—即不超過祖父康熙的執政時間。

西邊的匾額是乾隆87歲,當上太上皇后的第二年所寫,大意是說我每年來避暑山莊可不是只來玩的,我在這裡可是非常勤於政務的,而且我們還經常去木蘭圍場練兵,這可是為保家衛國而時刻準備著的哦!

東邊的匾額是乾隆88歲,當上太上皇后的第三年所寫,那會兒白蓮教特別猖獗,老乾隆派了一堆人都沒有怎麼平叛,於是乎,他的這篇詩文就表達了自己為這事殫精竭慮,希望能早日平叛的心情。 一座普普通通,看似還有點破舊的宮殿,卻隱含了如此多的「奢華」,哎!不得不說,皇帝,您真是會享受!

作者:頭條號 / 宮殿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25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