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送了自己老師一首詩,乾隆差點氣的要復職!

皇帝是專制時代最尊貴的人,皇帝之上有個所謂的太上皇,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史書記載中的最早的太上皇是劉邦他爹,一個憋屈的太上皇。當年劉邦還是屌絲的時候,他爹看不上他;劉邦摻和造反的時候,還說項羽有本事就把老劉煮吃了;劉邦當皇帝了,還時不時地拿往事擠兌老爸,說我有錢,還是我哥有錢之類的話。

憋屈的劉太公

憋屈的太上皇很多,譬如唐高祖李淵,兒子李世民把他整的晚景淒涼;再比如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明皇,一樣啊,兒子肅宗在靈武即位,自己莫名地被太上皇了。

當然,也有牛逼的太上皇,譬如這一位:

此人就是大清的乾隆皇帝!

乾隆乾了六十年皇帝之後,覺得自己不能超過爺爺,於是決定禪位給兒子顒琰,這一年是1796年,從此改元嘉慶,是為嘉慶元年。

乾隆這個人很自負,自己整出了個「十全武功」,好像很牛逼的樣子。不過,當時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我不說別的,就在這一年,義大利科學家沃爾茲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電池,這也就意味著日後汽車的誕生成為可能!

另外,這一年拿破崙在法蘭西共和國嶄露頭角,遠征義大利成功。

乾隆一生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康熙孫子的身份,沉浸於孫子的世界而無法自拔。孫子真的有那麼好嗎?

動不動就是我爺爺,我爺爺,也沒有sei了!

乾隆雖然已經禪位,但是 大權仍然不放,自己是太上皇,兒子被稱為嗣皇帝。

嘉慶也有自己的班底,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自己的老師朱珪。朱珪,字石君,是順天府大興人,就是今天的北京大興,那裡的西瓜很好吃。

朱珪是乾隆十三年的進士,干過很多崗位,什麼行政啊,司法啊,省委書記啊,都干過。乾隆五十九年(1794),朱珪署理兩廣總督,授左都御史、兵部尚書銜。嘉慶元年,實際授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

朱珪

嘉慶即位,作為曾經做過嘉慶老師的朱珪就呈上一首詩,以表祝賀而已。一直看朱珪不順眼的和珅就去乾隆那裡打小報告,說朱珪拍新皇帝馬屁。乾隆好像還不糊塗,說了一句:「陳善納誨,師傅之職宜耳,非汝所知也。」一句話打發了和珅,也算是 明智。

乾隆雖然退位了,但是還是把著用人大權,嘉慶就是個擺設。也在這一年,原來的大學士孫士毅病故,這就空出一個大學士名額了。乾隆有意提拔朱珪,讓他來補位。和珅當然不願意,但是因為是乾隆的意思,他也不敢說什麼了。

嘉慶皇帝得知自己的老師要高升,自然很高興,於是就寫了一首賀詩送給朱珪。

王剛扮演的和珅

和珅知道這個消息,立馬就覺得是個把柄,他去乾隆那裡打了一小報告,說:「嗣皇帝欲市恩於師傅!」

這句話說的很歹毒,言下之意是嘉慶在收買人心。乾隆疑心很重,對用人權看的很重,這句話擊中了他的要害。

和珅為了對付朱珪,連嘉慶也打算犧牲了,這不可不謂之狠毒!

和珅畫像

乾隆的敏感神經被挑動了,他真的上心了,居然召來軍機大臣董誥問道:

你在刑部和軍機處都干過,這種情況,按規矩應該怎麼處置呢?

乾隆真的想收拾朱珪,也要動自己兒子嘉慶了!莫非,他要復職?

嘉慶帝

董誥是個有腦子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順著乾隆的思路,反而說:「嗣皇帝賀詩並無越軌之處。」

董誥的話讓乾隆冷靜了,他也知道自己那個兒子不敢怎麼地。於是,說了一句:「汝是朕的大臣,要替朕好好輔佐嗣皇帝!」

朕的大臣!乾隆還是不肯放手!

軍機處內景

不過,朱珪肯定是當不上大學士了,乾隆對他起了疑心。不久,乾隆自己食言,說朱珪在廣東剿匪不力,調為安徽巡撫。

直到乾隆死掉之前,朱珪一直在安徽干。直到嘉慶真正自己掌權,他才調回北京,出任要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710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