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4 13:49
在抗美援朝第2次戰役當中的長津湖戰役,是一場史詩般的戰役。解放軍全軍第2精銳的第9兵團,全軍進入到朝鮮寒冷的北部地區迎戰,美軍精銳海軍陸戰隊第1師為主力的美軍。
在朝鮮極度的低溫下,面對志願軍不間斷的衝擊,美軍的很多武器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其中問題最大的就是M-1卡賓槍,這種武器在太平洋戰爭當中,受到了廣泛歡迎。很多網友不知道,其實,美軍戰鬥部隊極少配備衝鋒鎗,他們更加喜愛M-1卡賓槍。
因為,卡賓槍再差也是簡裝版步槍子彈,其威力和精度遠遠不是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可以比擬的。
卡賓槍非常輕便,在100米距離以內擁有極強的殺傷力。特別是在亞熱帶地區,人們只穿著單軍衣,因此其殺傷力就顯得特別顯著。
但是據美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長津湖戰役之後的報告稱;他們再也不相信這種「破槍」了。
即便是最好的記錄也有30%的M-1卡賓槍發生了故障,一旦有機會可以得到大威力遠射程的M-1半自動步槍,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扔掉那些M-1卡賓槍。
陸戰隊員們抱怨卡賓槍缺乏「制止力」。一些美軍排長和班長談到曾經在不到50英尺的距離打中志願軍士兵兩三槍,看到他咬牙皺眉,卻仍能繼續逼近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是M-1卡賓槍機械零件確實不適合寒區作戰,其次是,戰場是空曠地區,美軍往往在較遠距離開火,超過100米,M-1卡賓槍的威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複次,是志願軍的棉襖起到了一丁點作用,長津湖志願軍絕大部分都是薄棉襖,只有少數人領取到了加厚棉衣。
當然其實美軍抵抗志願軍衝擊的主要武器是迫擊炮,這些迫擊炮經常整夜發射,以至於陸戰1團戰後,所有的迫擊炮都被打壞了,原因是發射過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1698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