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抗日小說很紅,名字叫《抗日烽火映山紅》,它描寫了膠東一位叫做楊華的女革命者,在敵人的酷刑面前不屈服。當她被殺害的時候,鮮血流出來染紅了粉嘟嘟的山杜鵑。小說文筆細膩,字裡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於革命者的崇敬之情。其實小說中的楊華不是憑空杜撰的,而是作者在現實當中挖掘出的一個典型人物,她就是來自於膠東革命根據地的楊曙光烈士。
生於1910年的楊曙光,從參加革命那天起就幾乎沒有停頓過腳步,先是在江蘇漣水參加學生運動,隨後因為暴露身份,轉戰到上海。在上海從事一段時間的鋤奸工作後,又轉戰到廈門。1939年日軍攻占廈門後,當地形勢急劇惡化,已經結婚的楊曙光又回到江蘇淮陰,後來又從淮陰轉移到山東文登。但是不管走到哪裡,楊曙光都保持著革命的的熱情,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忘我的工作著。
甚至於曾經有一段時間,由於從事地下工作單線聯繫的上級犧牲,她失去了組織關係,她沒有放棄共產黨員的信仰,以堅持繳納黨費的形式來證明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她的這種忠貞和堅持也得到了黨組織的肯定,於1942年初重新恢復了她共產黨員的身份。這一年,抗日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日軍對新四軍的進攻加強,而對國民黨則以誘降為主。
在這種誘降的壓力之下,部分國民黨部隊經不起誘惑,主動投降了日軍,當起了漢奸。楊曙光就是在這樣一種危險的狀態下工作著,1942年11月,因為叛徒告密,楊曙光被偽軍抓獲,直接送到了日軍的憲兵司令部。在暗無天日的魔窟中,在重重酷刑的折磨下,楊曙光保持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氣節。酷刑進行了三天,敵人一無所獲,日軍有些不太相信,居然自己設計的酷刑讓一個柔弱的女人無法開口,這太不可思議了。
他們決定實行「犬殺」,就在1942年的12月,日軍將楊曙光押到美麗的青島,那裡有一座山,山上開滿了粉嘟嘟的映山紅。已經被打得無法走路的楊曙光,被日軍架著扔在了山上。瞬間,幾隻餓了兩三天的狼狗朝楊曙光撲來,轉眼之間,楊曙光變成了一個血人。鮮血將粉色的映山紅生生染成了紅色,楊曙光痛苦難當,最後咬碎了自己的舌頭,壯烈犧牲。當地下黨千辛萬苦找到她的遺體時,已經是殘缺不全,令人慘不忍睹。楊曙光烈女千秋,血染杜鵑,她的故事深深刺激了膠東抗日根據地的每個人。這才有了後來那部紅遍全國的《抗日烽火映山紅》,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用鮮血染紅黨旗的女烈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